平生不接里閭歡,豈料相逢虺蜮壇。 能賦君推三世事,倦遊我棄七年官。 流傳惡語知誰好,勾引新篇得細看。 六月山齋當暑令,風霜獨發卷中寒。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與義
平生不接里閭歡,豈料相逢虺蜮壇。 能賦君推三世事,倦遊我棄七年官。 流傳惡語知誰好,勾引新篇得細看。 六月山齋當暑令,風霜獨發卷中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荆江水闊煙波轉,荆門路遶山蔥蒨。 帆勢侵雲滅又明,山程背日昏還見。 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馬萬里遠,漸入煙嵐危棧賒。 林中有鳥飛出谷,月上千巖一聲哭。 腸斷思歸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死莫學聲銜冤。 縱爲羽族莫棲息,直上青雲呼帝閽。 此時山月如銜鏡,嵒樹參差互輝映。 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見樵人徑。 陰森鬼廟當郵亭,雞豚日宰聞膻腥。 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 惆悵忠貞徒自持,誰祭山頭望夫石。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古人手中鑄神物,百鍊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強硎磨,蓮鍔星文未曾沒。 一彈一撫聞錚錚,老龍影奪秋燈明。 何時得遇英雄主,用爾平治天下去。
□□(明時)[一]奉遣出(別)皇(黃)州,行至漢陽南渡頭。 春風不解傳鄉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此第二首,又見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異文三事。 又「渡頭」作「度」,「鄉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
詔置海陵倉,朝推畫省郎。 還家錦服貴,出使繡衣香。 水驛風催舫,江樓月透牀。 仍懷陸氏橘,歸獻老親嘗。
比來緇侶頗言文,局促啁啾寧足論。 私地蛙鳴徒聒耳,長沙國小僅回身。
香案前頭自乞歸,歸心先逐鴈西飛。 豈關松菊吾身重,偶託蓴鱸此意微。 行樂不妨千騎擁,照人何必萬釘圍。 兒曹悵惜先生笑,付與醇醪定是非。
老子饞堪笑,珍盤憶少城。 流匙抄薏飯,加糝啜巢羮。 柑美傾筠籠,茶香出土鐺。 西郊有舊隱,何日返柴荆。
大姑老已醜,小姑少而秀。 婷婷獨立水精宮,羅襪生塵飄翠袖。 彭郎坦腹方醉眠,小姑起舞春風前。 古來同室無雙美,天壤乃有彭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