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雲迷顛,近山浄如沐。 客子曳竹輿,伊鴉過山麓。 我行一何遲,時序一何速。 東風所經過,林水一時綠。 疏雨忽飛墜,聲在道邊木。 淑氣自遠歸,光景變川陸。 遥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軸。 霽色雖宜詩,不見此清穆。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與義
遠山雲迷顛,近山浄如沐。 客子曳竹輿,伊鴉過山麓。 我行一何遲,時序一何速。 東風所經過,林水一時綠。 疏雨忽飛墜,聲在道邊木。 淑氣自遠歸,光景變川陸。 遥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軸。 霽色雖宜詩,不見此清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別京華年歲久,卷中多見嶺南詩。 聲名已壓衆人上,愁思未平雙鬢知。 江郡遷移猶遠地,仙官榮龐是分司。 青天白日當頭上,會有求閑不得時。
逈破林煙出,俯窺石潭空。 波搖杏梁日,松韻碧窻風。 隔水生別島,帶橋如斷虹。 九疑南面事,盡入寸眸中。
地上江河天上烏,百年流轉只須臾。 平生閑過日將日,欲老始知吾負吾。 似豹一班時或有,如龜三顧豈全無。 古來晚達人何限,莫笑空枝猶望蘇。
秦娥十四五,面白於指爪。 羞人夜採桑,驚起戴勝鳥。
生居忠正地,遠慕鳳凰城。 已見三冬學,何言徒聚螢? (伯三七二○卷。 原附悟真詩後,題作「依韻奉酬」。 其署銜爲「右街千福寺三教首座入內講論賜紫大德」。 )。
客裏東風起,逢人只四愁。 悠悠雜唯唯,莫莫更休休。 窗影鳥雙度,水聲船逆流。 一官成一集,盡付古河頭。
楊劉相傾建中亂,不待白首今同歸。 只今將相須廉藺,五月并門未解圍。
雙頭並蒂出天然,呈瑞懸知好事連。 果得故人來對飲,何妨一笑到金蓮。
密雨連三日,青天未肯開。 庭除舞蚯蚓,几席上莓苔。 又說邊聲急,渾無鄉信來。 愁心似流水,空費寶刀裁。
羊裘老人只念歸,安用星辰動紫微。 洛陽城中市兒眼,情知不識釣魚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