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頭雲,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鬰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 記事以短篇,不工還自許。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與義
秦望山頭雲,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鬰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 記事以短篇,不工還自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知得清名二十年,登山上坂乞新篇。 除書近拜侍臣去,空院鳥啼風竹前。
頭白夫妻分無子,誰令蘭夢感衰翁。 三聲啼婦臥床上,一寸斷腸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葉墜,燕雛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應與暮年心不同。
僻巷新苔徧,空庭弱柳垂。 井欄防穉子,盆水試鵝兒。 喜客加籩食,邀僧長路棋。 未能拋世事,除此更何爲。
北澗流恆滿,浮舟觸處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情態雲閒,身心月寒。 鼻孔氣出快,髑髏津瀝乾。 鱗龍遊躍兮雨翻雷吼,鯤鵬變化兮海運風摶。
薰然和氣爆聲殘,賀客充庭上慶牋。 令節共欣元會日,本朝新數中興年。 仰觀北斗書王正,合起東山付國權。 天祐斯文知有在,稱觴還詠福如川。
已無庾嶺舊時梅,但見梅亭向水開。 遐想風流猶彷彿,更將梅繞四簷栽。
菴雖小,寂寂寥寥勿邊表。 於中獨有一天真,透色融聲常皎皎。
門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 小窗愁夜雨,孤影怯秋燈。 林鵲棲仍起,山童喚不譍。 悠然坐待旦,息倦倚書幐。
提壺勸客飲,架犁課農耕。 鳩方喜婦還,蟻又以族行。 大化職雨暘,我窗更晦明。 芸芸觀萬物,一笑了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