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乾象開層構,離明啓少陽。 卜征從獻吉,守器屬元良。 逖矣凌周誦,遙哉掩漢莊。 好士傾南洛,多才盛北場。 地分丹鷲嶺,途間白雲鄉。 儲誠虔曉夕,宸愛積炎涼。 珠璧連霄漢,萬物仰重光。
六十上清冥,曉緘東越藤。 山光紫衣陟,寺影白雲凝。 濕葉起寒鳥,深林驚古僧。 微風窗靜展,細雨閣吟登。 清韻嶽磬遠,佳音湖水澄。 却思前所獻,何以豸冠稱。
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昔掩佳城路,曾驚壑易遷。 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 鏤鼎名應大,生金字不傳。 風飆吹白日,羅綺拭黃泉。 象鳳笙留國,成龍劒上天。 長樂移新壟,咸陽失舊阡。 川流徒漫漫,神理竟綿綿。 佇見飛來鶴,沈嗟不學仙。
玉蓮翠葉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 桂楫壓波橫斷浦,鈎簾絲管接薰絃。
豈但山儲秀,年多樹亦靈。 華夷供靜矚,參井入危經。 幽討真殊絕,神光却渺冥。 正當存不議,聊使俗迷醒。
白頭蔡光祿,不肯拜司徒。 滿朝愕相視,蓋是時所無。 負乘初莫責,循牆乃當誅。 古書若盡信,夫子實欺予。
半世觀山鬢已皤,欲求釣艇老漁蓑。 杖藜又過烟霞洞,聞說當年爛斧柯。
綠茸紅糝細團枝,天上麒麟瑞此時。 風度冕旒嘗見問,威名草木自應知。 當年玉燕生燕國,他日金貂侍漢墀。 再拜祝公何所似,勝游長與赤松期。
曾子尚憂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 如何後學不深察,便欲傳心一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