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然資略每區區,抑冒揚清小小劬。 諏律綱條思濟理,算緡公帑較輸儲。 三科識擢才能顯,八計精研吏治孚。 端有碩生如杜蕢,升堂洗觶降除趨。
无
其他无
〔宋朝〕 蘇籀
缺然資略每區區,抑冒揚清小小劬。 諏律綱條思濟理,算緡公帑較輸儲。 三科識擢才能顯,八計精研吏治孚。 端有碩生如杜蕢,升堂洗觶降除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 中擘庭前棗,教郎見赤心。
高秋慙非隱,閑林喜退居。 老農爭席坐,稚子帶經鋤。 竹徑難迴騎,仙舟但跂予。 豈知陶靖節,秪自愛吾廬。
幽鳥飛不遠,此行千里間。 寒衝陂水霧,醉下菊花山。 有恥長爲客,無成又入關。 何時臨澗柳,吾黨共來攀。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 將開丹竈那防鶴,欲算棋圖却望雲。 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 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馬上搜奇已數篇,籍中猶愧是頑仙。 關頭傳說開元事,指點多疑孟浩然。
俊傑馬上郎,揮鞭指綠楊。 謂言無死日,終不作梯航。 四運花自好,一朝成萎黃。 醍醐與石蜜,至死不能嘗。
有物兮四方故城,六面砥平,白質黑文,花攢星明。 主張爾手談,決斷爾心争,推得失似關乎天命,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一],思之精,雖邂逅而小比[二],(「小比」,蔣云作「小屯」是,「屯」、「亨」,皆《易》用語;項云「比」爲「北」之形訛,賭戲中敗者稱「北」,或稱「奔北」。 )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無怨𥎪於垂成。 (「𥎪」,蔣、項皆云當作「敗」。 )朝影入平川,川長復垂柳[三],(劉開揚云此二句乃誤鈔《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之文,當刪。 )明年有一擲分[四],(項疑「分」字爲衍文。 )君不先鳴誰先鳴? ([一]游國恩先生云:「『尤』字似係『久』字之誤。 」俞云:「行之尤不誤。 這是一種近乎雙六的賭具,行之尤者行之最,言他這碁走得很好,雖然有時會失着,但轉眼反手〖指掌〗間,又亨通了。 若作久,便與下文指掌大亨不合。 」[二]俞云:「『小比』疑當作『小疵』。 」劉云:「當作『小屯』。 」[三]劉云:「『柳』字不叶韻,疑是『平』之誤,此句說古練不已。 」[四]「明年有一擲分」不成句,疑「分」字是衍文。 俞云:「似亦不誤,說明年還有一擲的機會〖大約指官場的攷績等事〗,您一定便得意的。 『分』字仄聲。 」劉疑「有」當作「儻有」。 )。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信物一角,附至阿鼻地獄。 請去斜封,送上閻羅大王。 (見繆荃蓀刊本《廣陵妖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