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若不動,外必不亂,箇是叢林知有漢。 而今識得不爲冤,自家兵馬何須戰。 心因不生境緣斷,體若虛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癡暗。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正覺
內若不動,外必不亂,箇是叢林知有漢。 而今識得不爲冤,自家兵馬何須戰。 心因不生境緣斷,體若虛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癡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離人去復留,白馬黑貂裘。 屈指論前事,停鞭惜舊遊。 帝鄉那可忘,旅館日堪愁。 誰念無知己,年年睢水流。
淮陽清淨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勝記》八《成都府·資縣》)(〖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東祖房有李渭,爲長洲主簿李暄之子。 《蜀中名勝記》卷八引《蜀志補遺》云:「唐李渭爲刺史,有游山詩云〖詩略〗。 刻於等慈寺壁。 」另參後文。 〖2〗《輿地紀勝》卷一五七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詩頌揚刺史善政多才,以崔作爲近是。 崔公輔爲杜甫同時人,詳《全唐詩續拾》。 )。
上國山河列,賢王邸第開。 故人分職去,潘令寵行來。 冠蓋趨梁苑,江湘失楚材。 豫愁軒騎動,賓客散池臺。
馬頭聊復問諸塗,東指宣城百里餘。 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車。 青歸柳色浮烟裏,紅入花光過雨初。 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無魚。
性學絲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議軻雄。 文章事業須年少,朴鈍情懷屬老翁。 閒把笑談窮物外,漫裒今古著胸中。 觸來方寸有餘地,喜到小齋緣素風。
鄭子有書癖,對書百事忘。 頭亂不暇櫛,炙冷不暇嘗。 持此金石心,力求古文章。 吟哦屈宋作,蚤夜聲琅琅。 方揮却日戈,耻窺及肩牆。 不見今六年,所得非復常。 扁舟夜過我,劇論神激揚。 徐出二三篇,稊米於太倉。 已足起衰懦,黑絲生鬢霜。 使得盡見之,殆可鍼膏肓。 願子繼自今,勿惜傾錦囊。 因來數爲寄,歲晚慰所望。
左史倚相讀皇墳,學者尚得窺全渾。 孰爲武成二三策,寧取道德五千言。 巢居結繩事益遠,澆淳散朴忍復論。 安得深山老不死,坐待古俗還羲軒。
江月清光冷,波亭夜色奇。 流螢翻露草,倦鵲遶風枝。 素魄不長滿,故人頻語離。 有懷千里恨,若爲一杯辭。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 慶餘鍾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 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花落雨不止,鶑啼春又徂。 曲肱眠短榻,擁膝坐團蒲。 梅子今堪摘,松醪不待酤。 兩君能坐隠,泥濘肯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