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五○

〔宋朝〕 釋正覺

唯只一真心,三緣坐斷誰昇沉。 遂成十法界,六道輪迴自障礙。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 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靈從何來,聖亦何在。 拄杖敲時竈墮摧,一片虛明絕中外。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後歴滑臺劍南兩鎮遂入相今復領舊地新加旌旄

    江北萬人看玉節,江南千騎引金鐃。 鳳從池上遊滄海,鶴到遼東識舊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窻中遠岫列三茅。 碧雞白馬回翔久,却憶朱方是樂郊。

    劉禹錫 唐宋诗
  • 書懷

    宦途從不問,身事覺無差。 華髪初生女,滄洲未有家。 却閑思洞穴,終老曠桑麻。 別訪棲禪侶,相期語劫沙。

    李頻 唐宋诗
  • 兵後送姚太祝赴選

    兩河兵已偃,處處見歸舟。 日夜故人散,江臯芳樹秋。 楚雲傷遠思,秦月憶佳遊。 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皎然 唐宋诗
  • 觀音大士神歌讚

    南海海深幽絕處,碧紺嵯峨連水府,號名七寶恪迦山,自在觀音於彼住。 寶陁隨意金鰲藏,雲現兜羅銀世界。 衆玉裝成七寶臺,真珠砌就千花蓋。 足下祥雲五色捧,頂上飛仚歌萬種。 頻伽孔雀盡來朝,諸海龍王齊獻供。 寶冠晃耀圓光列,纓絡遍身明皈潔。 臉如水面瑞蓮芳,眉似天邊秋夜月。 繡衣金縷披霞袂,縹緲素服褊袒臂。 𤤒珈珂珮響珊珊,雲羅綬帶真珠綴。 紅纖十指疑酥膩,青蓮兩目秋波細,咽頸如同玉碾[成](咸),羅紋黛染青山翠。 朱唇豔瑩齒排河,端坐昂昂劫幾何。 化身百億度衆生,發願河沙救鼻阿。 我慚我愧無由到,遙望觀音拜讚歌。 大聖大慈垂愍念,願舒金手頂中摩。 (見《選印宛委別藏》本《古清涼傳》附大元丘茲盛熙明述《補陁駞洛迦山傳》引王勃《觀音大士讚》附)(按:此篇疑爲後人託名之作。 )。

    王勃 唐宋诗
  • 偈頌七十八首 其五四

    恰恰無綾縫,明明不覆藏。 鷲嶺豈傳迦葉,少林那付神光。 現成處處合頭句,具足人人知見香。 虛空說法森羅聽,不掛唇皮解舉揚。

    釋正覺 唐宋诗
  • 酬師中見和

    亂定誰人不土思,如何鄉井尚陵遲。 莫嗟釣艇重湖隔,終待書堂一木枝。 彼美獨高鸚鵡賦,孔懷均契鶺鴒詩。 願君再起臨流閣,約我花汀柳岸時。

    胡寅 唐宋诗
  • 寄南巖悟禪師

    雪後千峯玉刻成,瓊瑶寒照寺樓明。 遥知禪老開窗坐,指點煙村看晚晴。

    王銍 唐宋诗
  • 偈頌九首 其三

    雲山偶爾遭攧,臂痛不可勝言。 府教揮金辦供,殷勤咨請談禪。 禪禪,不在拈槌豎拂,亦非作用周旋。 不在揚眉瞬目,亦非文字語言。 祇據現成公案,自然七方八圓。 在雲門得之,則曰一句三句。 在法眼得之,則曰惟心法門。 在溈仰得之,則曰父慈子孝。 在臨濟得之,則曰三要三玄。 在曹洞得之,則有偏正回互。 在天下老和尚得之,則有問答機緣。 在雲山得之,則全提正令於人天之上。 在府教學士得之,則致吾君於堯舜之前。 在現前大眾得之,則隨宜應用。 在太孺人黄氏得之,則生於忉利諸天。 禪禪,綿綿密密,密密綿綿。 渡水胡僧無膝褲,東村王老屋頭穿。 拈來一一中的,不妨似箭離絃。 脫或躊躇擬議,迢迢十萬八千。

    釋玿 唐宋诗
  • 二月四日作

    早春風力已輕柔,瓦雪消殘玉半溝。 飛蝶鳴鳩俱得意,東風應笑我閑愁。

    陸游 唐宋诗
  • 天童三閣

    松蘿羃天墮空翠,迎面風香三十里。 曾宮亭亭隔瑶水,碧瓦瓊榱五雲裏。 千佛當門無半偈,聲聞未解祖師意。 徧參踏破青鞋底,前樓後閣玲瓏起。 閒客那知如許事,東齋聽雨爛熳睡。 覺來一轉聊布施,普請雲堂來擬議。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