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七

〔宋朝〕 釋正覺

清浄性空水,光明法界身。 依俙辨白處,便是誕生人。 不洗體,不洗塵,妙觸宣明悟水因。 借問當年向去事,如何今日却來親。 二千年前此時候,指天指地師子吼。 雲門居亂思太平,打殺不妨將餧狗。 指東話西,將無作有。 惡水潑君君莫嗔,而今看你如何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讀李相心中樂

    負海狂鯨縱巨鱗,四朝天子阻時巡。 誰將侯玉乖南面,幾使戎軍殷左輪。 久作妖星虛費日,終□天洞亦何人。 果聞丞相心中樂,上贊陶唐一萬春。

    鮑溶 唐宋诗
  • 憶蜀地佳人

    東西吳蜀關山遠,魚來雁去兩難聞。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爲陽臺一片雲。

    駱賓王 唐宋诗
  • 和王庶子寄題兄長建州廉使新亭

    謝守高齋結構新,一方風景萬家情。 羣賢詎減山陰會,遠俗初聞正始聲。 水檻片雲長不去,訟庭纖草轉應生。 阿連詩句偏多思,遙想池塘晝夢成。

    徐鉉 唐宋诗
  • 題太玄觀

    門外車馬喧,門裏宮殿清。 行即翳若木,坐即吹玉笙。 所喧既非我,真道其冥冥。

    儲光羲 唐宋诗
  • 至游堂二首 其一

    力田須逢年,掘井須及泉。 學者志於道,如以規正圓。 及其見道時,攬轡誰爭先。 筌蹄蛻陳迹,羽化而登僊。 是中時反觀,一一人之天。 森然衆妙現,所見惟所便。 猗與至游者,日運萬里船。 胸中三景軸,與道相因緣。 道大心以悟,心遠見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隨餐眠。 不游以爲游,至樂無冥顛。 游非在山水,默與山水聯。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賢。 賢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與道獨全。 談笑出清風,樽罍益欣然。 張扁詫中郎,訓記增雄編。 嗟予幸升堂,頓覺塵垢湔。 從公至游境,左右餘芳鮮。 歸來欲語人,心知口難傳。

    袁說友 唐宋诗
  • 爲王山尹子渚賦潛齋末句寄聲葉新之

    斯文宗緒自河南,妙處元非故紙鑽。 萬里夢歸伊闕遠,一窗靜對玉峰攢。 林深霧豹南山隠,海闊風鵬北溟摶。 刻楮自憐無一補,寫心寄與故人看。

    程公許 唐宋诗
  • 贈日者盧生

    相逢未縱談天口,開口便教儂賦詩。 我語只堪供覆瓿,子行聊贈若爲資。 忘憂對草閒供詠,濺泪看花重感時。 何日重來當刮目,只談風月得舒眉。

    徐元杰 唐宋诗
  • 頭風吟

    近日頭風不奈何,未妨談笑與高歌。 人才相去不甚遠,事體所爭能許多。 閉目面前都是暗,開懷天外更無佗。 若由智數經營得,大有英雄善揣摩。

    邵雍 唐宋诗
  • 山居十六詠 秋厓

    鑿空爲此名,忽已落衆口。 聊結一間茅,承當作厓叟。

    方岳 唐宋诗
  • 送別趙尉

    細草輕煙畫出愁,一船明月大刀頭。 苔痕欲暗藍田記,楓葉正寒江渚樓。 無酒可澆鸚鵡賦,有山頻典鷫鸘裘。 功名正恐不免耳,拄笏練溪南北秋。

    方岳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