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八○

〔宋朝〕 釋正覺

一色是須轉,大功不我居,珠走碧盤盤走珠。 直下滄溟取明月,吾家自有崑崙奴。 天宇豁空雲卷雨,溪容澄澈水懷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衆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蘂花,攀玩衆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爲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幷。 君看入時者,紫豔與紅英。

    白居易 唐宋诗
  • 上黨奏慶雲見

    飛龍久馭宇,真氣尚興雲。 五色傳嘉瑞,千齡表聖君。 從風忽蕭索,依漢更氛氳。 影徹天初霽,光鮮日未曛。 表祥近自遠,垂化聚還分。 寧作無依者,空傳陶令文。

    李紳 唐宋诗
  • 山行經樵翁

    我心勞我身,遠道誰與論。 心如木中火,憂至常自燔。 披訪結恩地,世人輕報恩。 女無良媒識,知入何人門。 寒日行深山,路由谷中村。 田翁樵採熟,男女謳吟喧。 借問身命謀,上言媿乾坤。 時清公賦薄,力勤地利繁。 下念草木年,坐家見重孫。 舉案饋賓客,糟漿盈陶尊。 醉閑鹿裘煗,白髮舞軒軒。 仰羨太古人,余將破行轅。 遑遑問身事,師友難爲言。 離歌又行去,落日低寒泉。

    鮑溶 唐宋诗
  • 望江中金山寺

    一朵蓬萊在世間,梵王宮闕翠雲間。 近南溪水更清淺,聞道遊人未忍還。

    鮑溶 唐宋诗
  • 喜魚在深處,幽鳥立多時。 菖蒲花不豔,鸜鵒性多靈。 盤中是祥瑞,天下恰炎蒸。 待暖還須去,門前有路岐。 春雨無高下,花枝有短長。 老負峨眉月,閑看雲水心。

    虛中 唐宋诗
  • 至真觀(三言詩)(仁傑善導氣烹鍊之術。孟知祥鎮西川時。來蜀留詩至真觀壁間。)

    坤所載,乾所幬,象與形,孰朕兆? 緯五行,環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導,峙而山,亦多號。 神有嶽,山有嶠,粤廟(一作「天」)壇,稽(一作「極」)道妙。 巉孤崢(一作「撐」),未易到,日出沒,見遺照。 偃東西,絕海徼,倐光怪,來熠耀。 大龍燭,細螢爝,不恆出,赴感召。 笙嘹喨,鶴窈窕,羽人路,屯其要。 青螺堆,玉簪峭。 左參井,右丹竈,揭清虛,不二竅。 昔王人,往昭告,始軒轅,末徽廟。 接柴望,咸親燎,莽刼灰,起天燒。 摧棟宇,失朱縹。 羣鹿逐(一作「豕」),雜蓬藋。 予何爲,一來弔,必勝廢,乃大造。 聖之作,賢者紹,矧玄元,語秘奧。 探愈遠,理益耀,徵是理,萬有耗。 文雖徑(一作「怪」),實非剽,庶今來,永爲詔。 (《全蜀藝文志》二三、《十國春秋》五七)(〖1〗《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迹記》末附錄此詩,署「齊人杜仁傑撰」,末署「至元二十六年五月□日」。 至元爲元代年號。 臺灣學者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有杜仁傑小傳云:「杜仁傑,字仲梁,號止軒,原名之元,字善夫,濟南長清人。 金末隱內鄉山中。 至元中屢徵不起。 」爲綜合多種資料編成。 姓名、籍貫、時代皆相符,是詩應即此人所作。 《十國春秋》卷五七云其爲孟知祥時人,不詳所據。 宋前典籍中無此記載。 作五代人恐誤。 詩姑仍存,俟續考定。 )。

    杜仁傑 唐宋诗
  • 怨遥夜

    六龍滅景兮疾如馳,結隣曭㬒兮沉海涯。 飛霜烈烈以襲物兮,其容慘慄。 陰風凜凜而薄人兮,其聲凄悲。 祥鸞伏竄兮,鴟梟號呼。 哲人永歎以哀吟兮,貪夫適其覬覦。 彼庭燎之不吾遭兮,良卷懷而鬰紆。 勞歌三發兮,晨雞未旦。 使我耿耿以戚憂兮,獨展轉而向隅。

    曹勛 唐宋诗
  • 送梵才大師歸天台

    飛錫眷瑶琴,行行望海陰。 香花上都供,猿鳥故巖心。 午鉢凝齋劑,晨舟載梵音。 庭柯舊桂子,依約半春林。

    宋庠 唐宋诗
  • 讚三十六祖頌 其二二

    國名常自在,王子摩拏羅。 化鶴成菩薩,動止湧禪河。

    釋印肅 唐宋诗
  • 辛酉大雪戲成十詩以千山鳥飛絕萬逕人蹤滅爲韵 其八

    吾無千金裘,爲博麴米春。 牀頭臘甕熟,漉以淵明巾。 飲少輒至醉,醉眼迷天垠。 衝寒望南巷,不見披氅人。

    周麟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