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物齊,俱亡品題。 欺唇一鼻直,蓋眼兩眉低。 大千同入印,三世未分畦。 斫額望之不及,擬心思也還迷。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正覺
誰道物齊,俱亡品題。 欺唇一鼻直,蓋眼兩眉低。 大千同入印,三世未分畦。 斫額望之不及,擬心思也還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願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乾名已滅。 不願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 願爲顏氏段氏碑,雕鏤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確不移。 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訶希烈時。 各於其上題名諡,一置高山一沈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爲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爲人。 慕爲人,勸事君。
雖言窮北海雲中,屬國當時事不同。 九姓如今盡臣妾,歸期那肯待秋風。
貴主和親殺氣沉,燕山閑獵鼓鼙音。 旗分雪草偷邊馬,箭入寒雲落塞禽。 隴月盡牽鄉思動,戰衣誰寄淚痕深。 金釵謾作封侯別,劈破佳人萬里心。
開[士](土)相逢暮飲茶,高樓並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盡幾恒沙。 鑪煙處處香慈竹,溪雨朝朝潤覺花。 道勝自然長法喜,應令遷客小溈華。 (均見日本藏唐抄本《唐詩卷》)(按:《咸淳毘陵志》卷二十二收嘉祐《寄毘陵徹公》詩,《全唐詩》卷五七三收作賈島詩,孰作尚難確定,姑附識於此,以俟考詳。 )。
萬里春陰乍履端,廣庭風起玉塵乾。 梅花嶺上連天白,蕙草階前特地寒。 晴去便爲經歲別,興來何惜徹宵看。 此時鴛侶皆閒暇,贈答詩成禁漏殘。
去意浮長汴,離懷詠曉燈。 明時非不遇,幽黜坐無能。 歲月驚雙鬢,林泉許曲肱。 從今藏羽翼,敢復覬飛騰。
想見秋花插滿頭,遥憐不負此山遊。 一枝併與詩筒饋,氣壓西湖萬斛秋。
有月未生,誰與爲朋。 姑閟我光,少須爾明。 在我窩兮不可陵,疎幹一任梢浮雲,我自傳燈仍續燈。
相公能辭一品官,不能辭他九轉丹。 相公能却萬鍾粟,不能却他長生籙。 潭潭之居移氣體,新年七十兒童似。 朝明見客步如飛,窗下時時看細字。 高車得似垂車榮,巍冠何如挂冠清。 深衣獨樂真天人,誰其友之聃與彭。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