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爲逃難者,纔省用兵初。 去國三苗外,全生四紀餘。 老頭親帝里,歸處失吾廬。 逝水猶嗚咽,祥雲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 幾變陶家柳,空傳魏闕書。 思凌天際鶴,言甚轍中魚。 玉立知求己,金聲乍起予。 在朝魚水分,多病雪霜居。 忽報陽春曲,縱橫恨不如。
无
其他无
〔唐朝〕 竇常
幼爲逃難者,纔省用兵初。 去國三苗外,全生四紀餘。 老頭親帝里,歸處失吾廬。 逝水猶嗚咽,祥雲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 幾變陶家柳,空傳魏闕書。 思凌天際鶴,言甚轍中魚。 玉立知求己,金聲乍起予。 在朝魚水分,多病雪霜居。 忽報陽春曲,縱橫恨不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朝與佳人期,碧樹生紅蕚。 暮與佳人期,飛雨灑清閣。 佳人窅何許,中夜心寂寞。 試憶花正開,復驚葉初落。 行騎飛泉鹿,臥聽雙海鶴。 嘉願有所從,安得處其薄。
春來綠樹遍天涯,未見垂楊未可誇。 晴日萬株烟一陣,閑坊兼是莫愁家。
西園最多趣,永日自忘歸。 石瀨流清淺,風岑澹翠微。 曉翻紅藥豔,晴裊碧潭輝。 獨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一檣千里外,隱者興宜孤。 落日長邊海,秋風滿故都。 掩關苔色老,盤逕葉聲枯。 匡岳來時過,遲廻絕頂無。
日輪漸漸短,光陰一何促。 身如水上沫,命似當風燭。 常須慎四虵,持心捨三毒。 相見論脩道,更莫著婬慾。 婬慾暫時情,長劫入地獄。 縱令得出來,異形人不識。 或時成四足,或是總無足。 可惜好人身,變作醜頭畜。 今是預報知,行行須努力。
如瘴氣,鶻骨火燒將。 便去上風焚此物,衆人聞此滅灾殃,從此得安康。
真人居閬風,時奏清商音。 聽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 坐對三花枝,行隨五雲陰。 天長崑崙小,日久蓬萊深。 上由玉華宮,下視首陽岑。 神州亦清淨,要自有浮沈。 惻惻苦哉行,呱呱遊子吟。 廬山逢若士,思欲化黃金。 雨雪沒太山,誰能無歸心。 逍遙在雲漢,可以來相尋。
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戀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爲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無由智慧侵。 盡是同緣相引接,從容語話八仙心。
破墨方紈趣向深,烟巒幽景鎖冬陰。 溪頭雪細春生牖,岩脚風清晝滿襟。 千里斷雲藏片石,一江流水映疎林。 長沙妙跡誰傳寶,龍閣精神學士心。
老至衰滋劇,秋高病尚侵。 坐看兒學字,卧聽客彈琴。 囷滿雀方鬭,栖寒雞欲瘖。 世情元自懶,不是事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