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三印頌示衆 其三

〔宋朝〕 釋正覺

印水印泥印空,誰傳祖稱家風。 夢眼影迷一色,轉身體合全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金鵝山人沈師魯

    金鵝山中客,來到揚州市。 買藥牀頭一破顏,撇然便有上天意。 日月高挂玄關深,金膏切淬肌骨異。 人皆食穀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 浩浩流珠走百關,綿綿若存有深致。 種玉不耕山外非內粹,鑿儒關決文泉彰。 風雅因君不復墜,光不外照刃不磨。 迴避人間惡富貴,三日四日五六日。 盤礴化元搜萬類,晝飲興酣陶天和。 夜話造微□精魅,示我插血不死方。 賞我風格不肥膩,肉眼不識天上書。 小儒安敢窺奧祕,崑崙路隔西北天。 三山後浮不著地,君到頭來憶我時,金簡爲吾鐫一字。

    盧仝 唐宋诗
  • 新樂府 蠻子朝 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入界先經蜀川過,蜀將收功先表賀。 臣聞雲南六詔蠻,東連牂牁西連蕃。 六詔星居初瑣碎,合爲一詔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聖神,唯蠻倔強不來賓。 鮮于仲通六萬卒,征蠻一陣全軍沒。 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枯骨。 誰知今日慕華風,不勞一人蠻自通。 誠由陛下休明德,亦賴微臣誘諭功。 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摩挲俗羽雙隈伽。 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將軍繫金呿喈。 異牟尋男尋閤勸,特敕召對延英殿。 上心貴在懷遠蠻,引臨玉座近天顏。 冕旒不垂親勞倈,賜衣賜食移時對。 移時對,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聞對一刻。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

    禪室吐香燼,輕紗籠翠烟。 長繩挂青竹,百尺垂紅蓮。 熠爚衆星下,玲瓏雙塔前。 含光待明發,此別豈徒然。

    李頎 唐宋诗
  •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職撫荆衡,分符襲寵榮。 往來看擁傳,前後賴專城。 勿翦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漢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遺愛,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舊擁前旌。 峴首晨風送,江陵夜火迎。 無才慙孺子,千里媿同聲。

    孟浩然 唐宋诗
  • 歲日寄京師諸[季]端武等

    獻歲抱深惻,僑居念歸緣。 常患親愛離,始覺世務牽。 少事河陽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幾會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罷符竹,家貧遂留連。 部曲多已去,車馬不復全。 閑將酒爲偶,默以道自詮。 聽松南巖寺,見月西澗泉。 爲政無異術,當責豈望遷。 終理來時裝,歸鑿杜陵田。

    韋應物 唐宋诗
  • 五言雜興七首 其二

    黄香卧講肆,日蕪五畝園。 兒誦聲九雛,未厭咽耳喧。 古來避世士,或隠金馬門。 云何北窗底,默默對幽諼。

    朱松 唐宋诗
  • 次韻張漢卿夢庵十八詠 碧溪庵

    煙嵐染秋黛,潺潺逕大空。 平疇藉光及,比屋饒千鍾。

    史浩 唐宋诗
  • 恭州報恩長老宣公以四偈見別用韻爲謝 其三

    大地八風初不動,老夫自駕鐵船行。 莫憂船上不知曉,元有木雞來報更。

    晁公遡 唐宋诗
  • 還都有感

    去國已十載,召還今見收。 初無潁川最,真忝茂陵求。 物色多新識,寒溫減舊游。 宮毫與塵晦,省樹向人秋。 奏乏三千敏,恩難萬一酬。 重尋紫荷橐,却侍翠雲裘。 建禮文書少,湯官餠餌優。 屏營趨虎殿,子細認奎鉤。 晚節誠知止,吾生況若浮。 身來雖魏闕,病免合滄洲。 淺醉貽樽恥,衰容作鑑羞。 歸年非雁後,破月是刀頭。 依聖讒方弭,逃陰景自休。 乞骸從此近,終計返林丘。

    宋祁 唐宋诗
  • 答祖太博借山居要術

    經濟諒周當世務,收藏敢祕老農書。 相逢莫羨山居好,歸去蓬山有直廬。

    余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