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張漢鄉寫真求贊

〔宋朝〕 釋正覺

頂覆白雪,眼橫碧波。 清霜濡斗柄,古壁掛龍梭。 少林之華未老,曹溪之鏡非磨。 所得幾何,家傳不多。 飽諳雲水三條篾,釣盡江湖一片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魯望病中秋懷次韻

    貧病於君亦太兼,才高應亦被天嫌。 因分鶴料家資減,爲置僧餐口數添。 靜裏改詩空凭几,寒中注易不開簾。 清詞一一侵真宰,甘取窮愁不用占。

    皮日休 唐宋诗
  • 谷自亂離之後在西蜀半紀之餘多寓止精舍與圓昉上人爲淨侶昉公於長松山舊齋嘗約他日訪會勞生多故遊宦數年曩契未諧忽聞謝世愴吟四韻以弔之

    每思聞淨話,雨夜對禪牀。 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 孤雲終負約,薄宦轉堪傷。 夢繞長松塔,遙焚一炷香。

    鄭谷 唐宋诗
  • 青春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 光陰負我難相遇,情緒牽人不自由。 遙夜定嫌香蔽膝,悶時應弄玉搔頭。 櫻桃花謝棃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

    韓偓 唐宋诗
  • 宮詞 一五一

    禁寺紅樓內裏通,笙歌引駕夾城東。 裹頭宮監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彈弓。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訪邱員外丹(題擬)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顧况 唐宋诗
  • 驄馬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爲報天山行路難。

    萬楚 唐宋诗
  • 古意

    君爲女蘿草,妾作兔絲花。 輕條不自引,爲逐春風斜。 百丈託遠松,纏綿成一家。 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厓。 女蘿發馨香,兔絲斷人腸。 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 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 中巢雙翡翠,上宿紫鴛鴦。 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李白 唐宋诗
  • 春夜月

    幽人春望本多情,況是花繁月正明。 竟夕無言亦無寐,繞階芳草影隨行。

    徐鉉 唐宋诗
  •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 其二

    岸闊舟仍小,林空風更多。 能堪幾寒暑,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 功名大槐國,終要白鷗波。

    陳與義 唐宋诗
  • 題顯親庵謹次嚴韵

    寒蘆敗葦秋風嚴,魏紫姚黄春色妍。 誰能不隨天地轉,開闔自我古無前。 秋花忽從三月盛,引得好詩來相慶。 爲見漫空兒女姿,義氣稍回君子正。 我頃失魚緣鈎直,抱璞未酬不須泣。 天生我輩豈偶然,但驅百怪歸篇什。 慚愧梅仙情最親,期我看花三省身。 已趁春風聊一笑,更倣秋霜不改春。

    鄧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