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浪瀝乾,肚皮束寬。 口翻瀾而海闊,髮垂雪而山寒。 妙傳家法髑髏眼,巧幻神通赤肉團。 相隨來也,搥鑿無瘢。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正覺
識浪瀝乾,肚皮束寬。 口翻瀾而海闊,髮垂雪而山寒。 妙傳家法髑髏眼,巧幻神通赤肉團。 相隨來也,搥鑿無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團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山帶新晴雨,溪留閏月花。 瓶開巾漉酒,地坼筍抽芽。 綵縟承顏面,朝朝賦白華。
楚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早農半華實,夕水含風涼。 遐想雲外寺,峰巒渺相望。 松門接官路,泉脈連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煙壒淨,山虛鐘磬長。 念此清境遠,復憂塵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滯分寸光。
若爲相見還分散,翻覺浮雲亦不閑。 何處留師暫且住,家貧唯有坐中山。
聽鐘投宿入孤煙,巖下病僧猶坐禪。 獨夜客心何處是,秋雲影裏一燈然。
誰惜光陰似惜金,十年湖海已投簪。 於今雨屋(《安州詩錄》作「屋雨」)青燈夜,消盡風塵未了心。 (見清戚鶴泉編《三台詩錄》卷一。 張靖龍云見清王魏勝《安州詩錄》卷一)。
山翁見客亦欣然,好語重重意不傳。 行過竹籬逢細雨,眼明雙鷺立青田。
悲君刻意異時流,十載經春着敝裘。 新隴預知成馬鬛,舊書何苦似蠅頭。 孟郊骨相終齎志,賈誼才能竟不侯。 寂寞聲名千古事,定知無益夜臺幽。
向曉天中月一痕,春陽先到鳳凰門。 苑中鬭草尋芳處,日日春熙奉至尊。
良人輕一別,奄忽幾經秋。 明月望不見,白雲徒自愁。 征鴻悲北渡,江水奈東流。 會話知何日,如今已白頭。
擾擾椎埋遍九原,因山獨有霍陵存。 孝文儉德雖天縱,亦頼忠臣效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