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六六

〔宋朝〕 釋正覺

面目風霜,身心春陽。 用殺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紀綱。 秋生野水魚潛穩,月在寒松鶴夢長。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華清宮和杜舍人

    五十年天子,離宮仰峻牆。 登封時正泰,御宇日何長。 上位先名實,中興事憲章。 起戎輕甲胄,餘地復河湟。 道降玄元祖,儒封孔子王。 因緣百司署,聚會一人湯。 渭水波搖綠,秦山草半黃。 馬馴金勒細,鷹健玉鈴鏘。 下箭朱方滿,鳴鞭皓腕攘。 畋思獲呂望,諫祗避周昌。 兔跡貪前逐,梟心不早防。 幾添鸚鵡勸,先賜荔枝嘗。 月鎖千門靜,天吹一笛涼。 細音搖羽佩,輕步宛霓裳。 禍亂基潛結,昇平意遽忘。 衣冠逃犬虜,鼙鼓動漁陽。 外戚心殊迫,中原事可量。 血埋妃子豔,刃斷祿兒腸。 近侍煙塵隔,前蹤輦路荒。 益知迷寵佞,遺恨喪賢良。 北闕尊明主,南宮遜上皇。 禁清餘鳳吹,池冷睡龍光。 祝壽山猶在,流年水共傷。 杜鵑魂厭蜀,蝴蝶夢悲壯。 雀卵遺雕栱,蟲絲罥畫梁。 紫苔侵壁潤,紅樹閉門芳。 守吏齊鴛瓦,耕民得翠璫。 登年昔酺樂,講武舊兵場。 暮草深巖翠,幽花墜逕香。 不堪垂白叟,行折御溝楊。

    薛能 唐宋诗
  • 山居(七言)

    犁鋤闊地燒侵雲,焰猛衝巖迸鹿羣。 鼙鼓靜時長霸國,戰爭無事感明君。 啼猿響樹寒山碧,宿鳥喧巢夜霧曛。 梯嶮上巖緣路去,院僧敲磬曉來聞。 (見宋桑世昌《回文類聚》卷三。 )(按:徐松《登科記考》卷二十七引《永樂大典》引《宜春志》,袁州進士及第者有戴光義,及第年代不詳。 光義當即光乂,未詳以孰爲正。 《宋史·藝文志》七著錄「戴文〖一作『乂』〗《迴文詩》一卷」,戴文或戴乂,均爲戴光乂之誤。 )。

    戴光乂 唐宋诗
  • 桔槹賦附歌

    大道隱兮世人薄,無爲守拙空寂寞。 老圃之道可行,何耻見機而作。 (見同書卷一一○缺名《桔槹賦》附。 )。

    無名氏 唐宋诗
  • 句 其二

    觚稜脫脫風塵表,峭壁垂垂日月低。

    王悅 唐宋诗
  • 白蓮

    井花新插白芙蕖,坐看紛紛脫雪膚。 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亂滿江湖。

    楊萬里 唐宋诗
  • 黄陵廟

    百世黄陵廟,凄凉屋數間。 只憐斑楚竹,那記赭湘山。 訪古韓碑在,徵歌屈些閑。 虞嬪更堯女,莫入水仙班。

    張孝祥 唐宋诗
  • 重送處州斯遠三首 其二

    萬木蒼蒼古釣臺,白雲樓觀隔溪開。 賦成赤壁後無對,好與驅從筆下來。

    趙蕃 唐宋诗
  • 題昌山聖姥廟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複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閲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盧肇碑。 嗟唐去今亦巳久,尚餘文字光陸離。 云昔秦人有天下,鏖戰六國愚黔黎。 碭山雲氣望不見,神物乃降江之嫠。 雷轟電合助光怪,蜿蜒墮地偕羣兒。 赤鱣王鮪奉鼎俎,追逐甘旨憐姥慈。 姥先仙去環佩冷,安能蟠蟄從兒嬉。 劉累不出浮俗隘,況肯委質嬴與斯。 珠宮貝闕世所希,銅環十二白玉扉。 紉蘭作佩香披披,招摇手掉芙蓉旗。 哀彈清瑟和宓妃,大川擊鼓勞馮夷。 巨魚踴躍黿鼉隨,蝦蟹瑣細不得追。 廟門開闔風颸颸,千年萬載龍居之。 野巫偵伺薦酒巵,簫鼓坎坎來宮祠。 五彩不辨虺與螭,聊以幻化驚羣迷。 嗟我四海久望霓,無復空抱明月輝。 好施膏澤雨六合,豈止但慰袁人思。 歷階酌水致此辭,退以遺誼傳于詩。 才慳語纇論甚卑,龍兮謹勿相訶譏。

    甘同叔 唐宋诗
  • 挽孫少卿四首 其四

    福慶於人鮮比方,一生坦若履康莊。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傳月窟芳。 壽入九齡光寶籙,服膺三品燦金章。 始終可謂無遺憾,信矣榮歸死不亡。

    陳淳 唐宋诗
  • 社雨 其二

    開簾卷書坐,燕聲煙雨中。 時物依辰至,春社古所同。 豈不知其然,歲月何匆匆。 擁襟一閑謠,林花落簷風。

    韓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