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三七

〔宋朝〕 釋正覺

默成用密,智空理得。 歷代祖心選同科,三世佛口閑挂壁。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三

    何處深春好,春深執政家。 恩光貪捧日,貴重不看花。 玉饌堂交印,沙隄柱礙車。 多門一已閉,直道更無斜。

    劉禹錫 唐宋诗
  •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節,玄律始迎冬。 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 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 別有歡娛地,歌舞應絲桐。

    李嶠 唐宋诗
  • 寄裴生乞釣鉤

    一隨菱櫂謁王侯,深媿移文負釣舟。 今日太湖風色好,却將詩句乞魚鉤。

    溫庭筠 唐宋诗
  • 六四

    逢争不須看,見打莫前僞。 (「僞」,伯三六五六卷作「爲」。 ){扌|厶/貝}即追友勝,(「{扌|厶/貝}」,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作「捐」。 項楚校作「損」。 )證能惣不知。 (「證能」,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斯二七一○卷作「能勝」。 )。

    王梵志 唐宋诗
  • 示洞山偈

    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 白雲終日依(一作「倚」),青山都(一作「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離。 (見《祖堂集》卷二十)。

    隱山和尚 唐宋诗
  •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 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 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爲道既貞信,處名猶謇諤。 鐵柱勵風威,錦軸含光輝。 夜聞持簡立,朝看伏奏歸。 洞門清珮響,廣路玉珂飛。 驤首入丹掖,摶空趨太微。 絲綸逢聖主,出入飄華組。 愔愔宿帝梧,侃侃居文府。 海內語三獨,朝端謀六戶。 善計在弘羊,清嚴歸仲舉。 侍郎跨方朔,中丞蔑周處。 天眷擇循良,惟賢降寵章。 分符指聊攝,爲政本農桑。 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 隨車微雨灑,逐扇清風颺。 既以遷列國,復茲鄰帝鄉。 褰帷乃仍舊,坐嘯非更張。 居敬物無擾,履端人自康。 薄遊出京邑,引領東南望。 林晚鳥雀噪,田秋稼穡黃。 成臯天地險,廣武征戰場。 道喪苦兵賦,時來開井疆。 霏霏渠門色,晻晻制巖光。 徒念京索近,猶悲溱洧長。 大明潛照耀,淑慝自昭彰。 昔歲幸西土,今茲歸洛陽。 同焉知鄭伯,當輔我周王。

    儲光羲 唐宋诗
  • 閣皁山

    殿影高低雲掩映,松陰繚繞步徘徊。 從今莫厭簪裾累,不是乘軺不得來。

    徐鉉 唐宋诗
  • 雕木工

    君不見嶧山高崖斯相蹟,棗木刻模真並失。 又不見深之袖手安國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聲,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礪器雕不已,印版傳書差可貴。 方趺圖首效碑影,穿鑿膠黏總紕纇。 鳳山之水生瓊玖,斲磨光澤堅而黝。 文章光艷照千古,玉牒萬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區區鎸腐朽。

    蘇籀 唐宋诗
  • 次韵周漕喜雨

    十載棲遲畎畆間,無聊尤苦屢無年。 可憐一雨今時若,便覺千塍頓鬰然。 擊壌有期應共慶,效顰非分敢争妍。 正當簷溜江河决,想見高吟夜不眠。

    王之道 唐宋诗
  • 予還自武林葺先人弊廬浄掃一室晨起焚香讀書於其間興至賦詩客來飲酒啜茶或弈棋爲戲藏書數百卷手自暴之有小園時策杖以游,時遇秋旱驅家僮浚井汲水澆花良天佳月與兄弟鄰里把酒盃同賞過重九方見菊以泛觴有足樂者每覽鏡見蒼顔白髮亦聊自歎也作小詩十五首 暴書

    秋日更可畏,所宜惟暴書。 反身還自笑,均是蠹書魚。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