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九七

〔宋朝〕 釋正覺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 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 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 隨緣歷歷,得用門門。 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子夜春歌

    春氣滿林香,春遊不可忘。 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王翰 唐宋诗
  • 臥病家園

    世上無名子,人間歲月賒。 縱橫策已棄,寂寞道爲家。 臥病誰能問,閒居空物華。 猶憶靈臺友,棲真隱太霞。 還丹奔日御,却老餌雲芽。 寧知白社客,不厭青門瓜。

    陳子昂 唐宋诗
  • 贈雷卿張明府

    任官征戰後,度日寄閑身。 封卷還高客,飛書問野人。 廢田教種穀,生路遣尋薪。 若起柴桑興,無先漉酒巾。

    貫休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武林春日二絕 其一

    越羅初御柳煙深,慵病相從老見尋。 酒罷塵杯膠燥吻,春無顧藉一分心。

    蘇籀 唐宋诗
  • 次單推韻 其一

    執別動經歲,年光挽莫留。 壯心今已老,雅志自無求。 白日將詩遣,生涯著醉酬。 頹然烟瘴裏,一飽更何憂。

    張九成 唐宋诗
  •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

    丹砂漆盤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櫻花。 始見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飲夜還家。 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 風吹蠟燭燒未明,素絲作履惜不得。

    梅堯臣 唐宋诗
  • 重九山陽儀真兩使君送酒

    酒會文期興尚濃,佳辰一笑坐天窮。 兩州各遣六從事,九日俄成一病翁。 詩不受催空急雨,帽無緣落任西風。 明朝晴徑通行屐,却漫枝笻遶菊叢。

    陳造 唐宋诗
  • 用元韻答清老 其二

    篆車創始自稚輪,筦簟從初但蒲稿。 詩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國風能理到。 嗟予耄矣棄穎泓,卧病終年長却掃。 客無脫屨一榻懸,人不到門羣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時將妙語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餘事,雖不雕鎸自精好。 況於佛祖可呵駡,豈無魔外宜攻討。 早辦山居一把茅,爲我長歌歌證道。

    王炎 唐宋诗
  • 龍游道中三首 其三

    晴山陰雪猶在,西下東風苦高。 眼貪白鳥孤沒,耳怕哀猿數號。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