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劉希顔感懷二首 其一

〔宋朝〕 張元幹

春光垂老日,北騎欲歸時。 王氣如三捷,懽聲定四馳。 山河還舊貫,草木有餘悲。 擬頌中興業,孤忠只自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別曲

    毒蛇在腸瘡滿背,去年別家今別弟。 馬頭對哭各東西,天邊柳絮無根蔕。

    王建 唐宋诗
  • 書邊事

    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塚,白日落梁州。 大漢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張喬 唐宋诗
  • 春日

    春盡花隨盡,其如自是花。 從來說花意,不過此容華。 明月易虧輪,好花難戀春。 常將花月恨,幷作可憐人。

    越溪楊女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二五二

    我見黃河水,凡經幾度清。 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 癡屬根本業,無明煩惱阬。 輪迴幾許劫,只爲造迷盲。

    寒山 唐宋诗
  • 還故居

    路入豐溪上,超然絕世氛。 懶尋書作伴,長與鶴爲羣。 千慮凈如水,一身閒似雲。 梅花領幽賞,疎雪隔簾分。 (嘉慶《旌德縣志》七《選舉》及十九《藝文》)。

    江全銘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一

    切脈定知生死路,但向止濇中取。 看取濇脈喻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槩。 濇脈喻外有形證,未可斷他殂大命。 若無形證與代同,尺部見之皆死定。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賢推定五般土。 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遇陽當細數。 四季中央戊己同,萬物憑土以爲主。 孤陽寡陰即不中,譬取鰥夫及寡婦。 假如申年腎代止,十投一歲分明主。 尺部失主鬼稱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鬼賊脈在一年內,此事人間盡稱會。 春得肺脈死庚辛,愚者反嫌藥不對。 叔和謌訣精微,但何其中尋取義。 尺部伏似樹無根,陰毒傷寒合其類。 回陽着文後仍看,切骨若無堪下淚。 若人六脈動搖搖,又怕其中無胃氣。 屋漏雀啄惡見脾,餘部見之皆不畏。 死期常例有多門,彈石解索須細論。 此候不逾於一季,姻親泣送葬孤墳。 鰕遊若也及魚翔,一氣之期即不長。 十五日中尋鬼賊,水一火二木三量。 金四土五數已實,各隨部位好參詳。 每季土王十八日,此法古今永無失。 黃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 隨分遠近各不同,藏在玉函誇祕密。 唯有傷寒最無定,汗吐下後脈須靜。 忽然相反即難醫,外邊有怕乖形證。 脈息至少冷虛憊,至多熱壅水爲怪。 補虛瀉實更仍前,見此分明還可駭。 上醫四事盡須諳,脈病證治要相參。 有一乖違難措手,此即難醫大不堪。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知消詳慣。 久病脈變即不中,死候當須宜早辨。 暴病脈變亦多端,或善或惡依法看。 脈病相違即不效,要知大命必須𢬵。 關前爲陽關後陰,婦人反此是冠簪。 乘凌覆溢相侵奪,榮衛調和理更深。 欲識童男與童女,訣在寸關幷尺裏。 自然緊數甚分明,都緣未散精華氣。 小兒脈氣似大人,老少相違即不起。 本經自病最難醫,縱療何年有瘥時。 間藏七傳無外證,強將元散與扶持。 傷寒中風自難看,指下逢之脈繚亂。 合吐即瀉即非良,汗脈見時須發汗。 雖然得汗狀如珠,密密鋪排在病軀。 此候不堪休胗脈,其人朝夕命疕殂。 但於弦鈎毛石中,此狀見之當病劇。 徒誇五色大還丹,若願痊除空費力。 更有死脈多般樣,難經細說那志向,從上損下死即遲,死脈多從下損上。 連傳五臟死疾時,一朝炁少志調養。 再損之時促命期,如逢真箇堪惆悵。 病候脈狀多中取,要知大抵開門戶。 有一乖違即不中,但看強者推爲主。 復有久病更難看,或與健人脈一般。 忽然加至脈飜雙,結托尋衣好買棺。 若遇風疾及勞疾,妙法看時如抵聖。 風疾脾緩空費力,勞極心數命難存。 風疾無令脈至遲,勞疾至多藥無應。 傷寒中風得死脈,但將真藥與瓷闘。 藥靈病退脈須和,脈若準前命難救。 如此定知生死期,可作醫家箕本柄。 若能指下悟元機,便是靈臺掛明鏡。

    杜光庭 唐宋诗
  • 宿山觀

    孤枕秋宵永,山寒夢不成。 殘燈背窗影,急雨带溪聲。 未分山中老,空思日下名。 區區如逆旅,此際若爲情。

    余靖 唐宋诗
  • 暮秋書事

    暮秋風雨卷茆茨,砧杵聲中過雁悲。 楓葉欲丹先惨澹,菊樷半倒不支持。 旗亭人熟容賖酒,野寺僧閑得對棋。 莫怪苦尋林下事,駭機滿地只心知。

    陸游 唐宋诗
  • 大溪灘折柁 其二

    暮江初漲浪翻狂,一葉輕舟泛渺茫。 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與世作津梁。

    陸游 唐宋诗
  • 次韻張守四首 其二

    新詩囊錦墮春窗,旋炷銅爐百和香。 試握毛錐支勁敵,獨憐赤手强扶瘡。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