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上張丞相十首 其二

〔宋朝〕 張元幹

廣漢家山遠,臨川道路旁。 安輿懷故壘,同氣聽甘棠。 雪後風煙潤,春歸草木香。 丹心馳魏闕,夢想萬年觴。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閑居冬末寄友人

    短亭分袂後,倚檻思偏孤。 雨雪落殘臘,輪蹄在遠塗。 人情難故舊,草色易凋枯。 共有男兒事,何年入帝都。

    朱慶餘 唐宋诗
  • 賊退後贈劉將軍

    非唯吳起與穰苴,今古推排盡不如。 白馬知無髀上肉,黃巾泣向箭頭書。 二年戰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閭。 功業更多身轉貴,佇看幢節引戎車。

    方干 唐宋诗
  • 溪齋

    水木遶吾廬,搴簾晚檻虛。 衰條寒露鵲,幽果落驚魚。 愛酒貧還甚,趨時老更疎。 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

    李建勳 唐宋诗
  •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下垣一宮名天市,兩扇垣牆二十二。 當門六角黑市樓,門左兩星是車肆。 兩箇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兩星屠肆前,候星還在帝坐邊。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箇微茫宦者星。 以次兩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箇貫索星,索口橫者七公成。 天紀恰似七公形,數著分明多兩星。 紀北三星名女牀,此坐還依織女傍。 三元之象無相侵,二十八宿隨其陰。 水火土木幷與金,以次別有五行分。 (以上三首錄《通志》卷三九《天文略》第二)(按:〖1〗《崇文總目》輯本卷四《天文占書類》有「《丹元子步天歌》一卷,王希明撰」。 〖2〗《新唐書·藝文志》「天文類」云:「王希明《丹元步天歌》一卷。 」)(〖3〗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下《校正〈崇文總目〉十七條》云:「《丹元子步天歌》,此但記列星所在,並其象數,使人易識耳,非占說也。 」〖4〗鄭樵《通志·天文略》云:「隋有丹元子者,隱者之流也。 不知名氏,作《步天歌》,見者可以觀象焉。 王希明纂漢晉志以釋之,《唐書》誤以爲王希明也。 ……此本只傳靈臺,不傳人間,術家秘之,名曰《鬼料竅》。 世有數本,不勝其訛,今則取之,仰觀以從稽定。 」〖5〗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袁本〗卷三上錄《步天歌》一卷:「右未詳撰人。 二十八宿地歌也。 三垣頌、五星凌犯賦於後。 或云唐王希明,自號丹元子。 」〖6〗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九《天道》云:「《步天歌》,《唐志》謂王希明丹元子。 今本司天右拾遺內供奉王希明撰,喬令來注。 二十八宿歌、三垣頌,五行吟,總爲一卷。 」次引鄭樵之說,末謂「然則王希明丹元子蓋二人也」。 〖7〗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四云:「《丹元子步天歌》,不著撰人姓名。 相傳以爲唐王希明所撰。 鄭樵獨非之。 以爲丹元子隋之隱者,與希明各是一人。 然歌詞淺陋,不似隋人文字,《隋書·經籍志》亦無此書,其非隋人明矣。 古天文家未有以太微、天市配紫宮爲三垣者。 《太史公書》,太微屬南宮,天市屬東宮。 《晉》、《隋》二志,則分中外宮與二十八宿爲三列、而太微、天市雜敍於中宮之次。 使丹元子果隋人,則唐初李淳風修《隋志》,何不一述三垣之說乎? 漁仲好異而無識,欲取俚鄙之歌,駕乎前志之上,所謂棄周鼎而寶康瓠者也。 」〖8〗沈曾植《海日樓札叢》卷三云:「世或謂《丹元子步天歌》是隋時人作,鄭漁仲《天文略》亦謂丹元子隋人撰歌,王希明唐人撰釋。 然《通志》天文書目:《丹元子步天歌》一卷,注云:『唐右拾遺內供奉王希明撰。 』固無丹元子隋人之說也。 《唐志》五行類,王希明《太一金鏡式經》十卷,注『開元中詔撰』則希明乃術數學家,非天文專家。 」〖9〗羅振玉《雪堂校刊羣書敍錄》卷下云:「鄭氏《通志·天文略》謂撰《步天歌》之丹元子乃隋人,於前藉無徵,恐未可信。 」)。

    王希明 唐宋诗
  • 樹中草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裏。 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

    李白 唐宋诗
  • 送元錫楊凌

    荒林翳山郭,積水成秋晦。 端居意自違,況別親與愛。 歡筵慊未足,離燈悄已對。 還當掩郡閣,佇君方此會。

    韋應物 唐宋诗
  • 送禮部潘尚書致仕還建安

    名遂功成累復輕,鱸魚因起舊鄉情。 履聲初下金華省,帆影看離石首城。 化劍津頭尋故老,同亭會上問仙卿。 冥鴻高舉真難事,相送何須淚滿纓。

    徐鉉 唐宋诗
  • 和叔夏遊雙峰二首 其一

    有佛留深境,無僧闡大音。 殷勤五字句,摇蕩衆香林。 自適登臨興,誰窺隠顯心。 從來多暇日,悔不早追尋。

    胡寅 唐宋诗
  • 春郊 其一

    不斷煙蕪起暮愁,無窮楊柳拂東流。 一聲歌罷香輪去,只有斜陽伴畫樓。

    王銍 唐宋诗
  • 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 其二

    松菊壺山手自栽,二年羈宦客嵩臺。 無端却被東風誤,又作恩平一夢回。

    黄公度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