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歲嫠居久,儒家守志貧。 白頭躬祭祀,老眼喜縫紉。 哭婦無遺恨,憐孫不忍嗔。 一朝違孝養,力疾叫蒼旻。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元幹
早歲嫠居久,儒家守志貧。 白頭躬祭祀,老眼喜縫紉。 哭婦無遺恨,憐孫不忍嗔。 一朝違孝養,力疾叫蒼旻。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漸入有年數,喜逢新歲來。 震方天籟動,寅位帝車回。 門巷掃殘雪,林園驚早梅。 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疎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楚俗不愛力,費力爲競舟。 買舟俟一競,競歛貧者賕。 年年四五月,蠒實麥小秋。 積水堰堤壞,拔秧蒲稗稠。 此時集丁壯,習競南畝頭。 朝飲邨社酒,暮椎鄰舍牛。 祭船如祭祖,習競如習讐。 連延數十日,作業不復憂。 君侯饌良吉,會客陳膳羞。 畫鷁四來合,大競長江流。 建標明取舍,勝負死生求。 一時讙呼罷,三月農事休。 岳陽賢刺史,念此爲俗疣。 習俗難盡去,聊用去其尤。 百船不留一,一競不滯留。 自爲里中戲,我亦不寓遊。 吾聞管仲教,沐樹懲墮遊。 節此淫競俗,得爲良政不。 我來歌此事,非獨歌此州。 此事數州有,亦欲聞數州。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相見又南北,中宵淚滿襟。 旅遊知世薄,貧別覺情深。 歌管一尊酒,山川萬里心。 此身多在路,休誦異鄉吟。
莫見一瓢離樹上,猶須四壁在林間。 沈吟不寐先聞角,屈曲登高自有山。 濺石迸泉聽未足,亞窗紅果臥堪攀。 公卿若便遺名姓,却與禽魚作往還。
□□□□□□□,□南一劍定長鯨。 □□□□□□□,□帝匡扶立正聲。 □□□□□□□,□輝争不伏神明。 □□□□□□□,□建瑶壇玉京。 □□□□□□□,□□常爇不曾停。 □□□□□□□,□□恆傳寶藏經。 □□□□□□□,□□今爲顯真靈。 □□□□□□□,□□□來鎮上清。 (見《兩浙金石志》。 )(見《兩浙金石志》卷四。 《六藝之一錄》卷一一○收此詩,第二句「□南」作「東南」,第六句「伏神明」作「仗神明」。 )(〖1〗阮元《兩浙金石志》跋:「右詩刻在錢唐縣鳯凰山排衙石上。 前刻新的序十行,行書,徑一寸,文多磨滅。 序後一行僅存王字,當是武肅系銜。 詩則七言八韻,共九行,十六句,上半截亦闕。 按《咸淳臨安志》云:『舊傳錢武肅王鑿山,見怪石排列兩行,如從衛拱立趨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詩石上。 』即謂此也,惜其文未載。 《十國春秋》云:『武肅暇時,命諸子諷誦詩賦,或以所製詩賜丞相將吏,亦間能書寫畫墨竹,然不以呫嗶廢正務。 』是武肅性躭吟咏,此刻可以窺見一斑。 其書亦剛勁有法度。 」)。
列宿東南夜有輝,門弧此際誕英奇。 晏嬰儉德人皆仰,召虎中興日可期。 名譽雅爲天下望,孤忠自結聖君知。 大椿會見千年算,應許驚烏託一枝。
虬洞閟靈峰,緣虛一線通。 雲披雙壁敞,樹補半巖空。 穊竹森烟纛,飛泉曳玉虹。 重蘿不肯晝,陰壑自然風。 嶺斷天斜碧,崖傾日倒紅。 浮邱邈難遇,留恨翠微中。
邇英帷幄舊儒臣,肯顧荒山野水濱。 不怕客嘲輕薄尹,要令我識老成人。 颿回鼓轉東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 遥想解酲須底物,隆興第一壑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