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姓未能隨老變,政須卜宅近前峯。 看君决策上封事,攬取奇勳銘鼎鐘。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元幹
名姓未能隨老變,政須卜宅近前峯。 看君决策上封事,攬取奇勳銘鼎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綵鸞翔。 盪舟遊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 長鬟弱袂動參差,釵影釧文浮蕩漾。 笑語哇咬顧晚暉,蓼花綠岸扣舷歸。 歸來共到市橋步,野蔓繫船萍滿衣。 家家竹樓臨廣陌,下有連檣多估客。 攜觴薦芰夜經過,醉踏大堤相應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 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
棘樹寒雲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陰益食單涼。 野鶴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獨蒼蒼。
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媿菊花開。 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台庭才子來欵扉,典校初從天祿歸。 已慙陋巷迴玉趾,仍聞細雨霑綵衣。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 直廬相望夜每闌,高閣遙臨月時吐。 昔聞三入承明廬,今來重入中秘書。 校文復忝丞相屬,博物更與張侯居。 新冠峩峩不變鐵,舊泉脉脈猶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訊,臨風不羨潘錦舒。 憶見青天霞未卷,吟翫瑤華不知晚。 自憐豈是風引舟,如何漸與蓬山遠。
行却江南路幾千,歸來不把一文錢。 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有美朝爲貴,幽尋地自偏。 踐臨伊水汭,想望灞池邊。 是遇皆新賞,茲遊若舊年。 藤蘿隱路接,楊柳御溝聯。 道愜神情王,機忘俗理捐。 遂初誠已重,兼濟實爲賢。 跡是東山戀,心惟北闕懸。 顧慙經拾紫,多謝賦思玄。 未躧中林步,空承麗藻傳。 陽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臺榭沈沈禁漏初,麝煙紅蠟透蝦鬚。 雕籠鸚鵡將棲宿,不許鵶鬟轉轆轤。
大賢志勳略,琢石依崔嵬。 聲容問古今,文字埋草萊。 仰想駐旌戟,仍聞建亭臺。 胡爲積歲荒,密邇無人開。 顧鄙作吏間,探幽來此隈。 披尋忽驚喜,歎咏空徘徊。 盼睞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蕪碧蘚出,芟竹鮮風來。 危檻架幽谷,飛軒標勝垓。 分明見城郭,畢竟拋塵埃。 疊嶂天外展,長溪林際迴。 平原淡煙境,遠壑生雲雷。 物象寧極已,英靈信悠哉。 淒清汎瑤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懷紫芝客,眺覽期相陪。 (清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宋蔣之奇跋云:「裴丹《東峰亭詩》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 初中裕得斷碑以示余,有其詩幷序,纔十〖「十」字似爲衍文〗六韻,而闕其十韻。 今年至水西,及還,中裕以其碑見寄云:『白雲院僧處璡掘土獲之。 』十六韻皆全,而缺二十餘字。 其前六韻幷序所缺字,則以斷編正之。 獨後十韻中缺一字不可考。 既而公曼復于民間訪得一本爲示,又補後所闕一字,遂爲完篇矣。 序雖不甚佳,而詩頗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 熙寧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書主客員外郎前殿中侍御史裏行蔣之奇穎叔題。 」)。
茂氣遍春逵,結客並游軫。 勝踐屬園墟,歡言駐騶引。 跼情適野豁,遠目向天盡。 林馥樹纔花,町疏篁未筍。 飲來無留釂,嘲往有餘囅。 耳熱謝時人,戚戚良可憫。
岳陽三伏正炎蒸,爽氣凄風見未曾。 白浪蹴天樓欲動,當時恨不到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