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著意菊叢黄,不怕東籬五夜霜。 曾記南陽飲潭水,要令道骨合仙方。
译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元幹
秋風著意菊叢黄,不怕東籬五夜霜。 曾記南陽飲潭水,要令道骨合仙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春暮越江邊,春陰寒食天。 杏花香麥粥,柳絮伴鞦韆。 酒是芳菲節,人當桃李年。 不知何處恨,已解入箏弦。
何惜鄧林樹,不借一枝棲。
朱霞燄燄山枝動,綠野聲聲杜宇來。 誰爲蜀王身作鳥,自啼還自有花開。
鸞死鉛妝歇,人亡錦字空。 悲端若能減,渭水亦應窮。
簳蠟爲紅燭,情知不自由。 細絲斜結網,爭奈眼相鉤。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 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何時止此幽棲處,獨掩衡門長綠苔。 臨水靜聞靈鶴語,隔原時有至人來。 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藥爐深夜開。 誰識無機養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
飄飄江風起,蕭颯海樹秋。 登艫美清夜,挂席移輕舟。 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 歸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復聽菱歌愁。 岸曲迷後浦,沙明瞰前洲。 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
昨夜雲際宿,旦從西峰回。 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 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東南雲開處,突兀獮猴臺。 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 若訪張仲蔚,衡門滿蒿萊。
一循資走五千里,四遇恩超十六階。 自顧非才已過分,誰言英俊尚沉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