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謫庾嶺下,年年餉焦坑。 味雖輕且嫩,越宿苦還生。 分甘嘗此品,敢望建溪烹。 勾公道義重,不與炎凉并。 持節漕七閩,風采照百城。 冤苦盡昭雪,草木亦欣榮。 得新未肯嘗,包封寄柴荆。 罪罟敢當此,自碾供百靈。 捧杯啜其餘,雲腴徹頂清。 爽氣生几席,清飚起檐楹。 頓覺凡骨蛻,疑在白玉京。 整冠朝金闕,鳴佩謁東皇。 須臾還舊觀,坐見百慮平。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九成
我謫庾嶺下,年年餉焦坑。 味雖輕且嫩,越宿苦還生。 分甘嘗此品,敢望建溪烹。 勾公道義重,不與炎凉并。 持節漕七閩,風采照百城。 冤苦盡昭雪,草木亦欣榮。 得新未肯嘗,包封寄柴荆。 罪罟敢當此,自碾供百靈。 捧杯啜其餘,雲腴徹頂清。 爽氣生几席,清飚起檐楹。 頓覺凡骨蛻,疑在白玉京。 整冠朝金闕,鳴佩謁東皇。 須臾還舊觀,坐見百慮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樂備金石,禮光尊俎。 大享爰終,洪休是舉。 雨零感節,雲飛應序。 纓紱載辭,皇靈具舉。
微風起畫鸞,金翠暗珊珊。 晚樹垂朱實,春篁露粉竿。 散香蘄簟滑,沈水越瓶寒。 猶恐何郎熱,冰生白玉盤。
誰無泉石趣,朝下少同過。 貪勝覺程近,愛閑經宿多。 片沙留白鳥,高木引青蘿。 醉把漁竿去,殷勤藉岸莎。
才人出入每參隨,筆硯將行遶曲池。 能向彩箋書大字,忽防御製寫新詩。
禁饕緣芳味,持聲唯節儉。 一坐肅容儀,五萬豐餘歛。 戒香飛且馥,情關閉愈(一作「逾」)掩。 勿言徒辛苦,終然越危嶮。 (見同書卷六《受齋部》)。
是嶽皆遊遍,南來吳楚間。 偶登湖裏寺,疑到(《大典》作「是」)海中山。 獨樹蒨蘿(《廬山記》作「倩羅」,今從《大典》。 )濕,遙汀白鳥閑。 終須謝浮世,高臥聽潺潺。 (見《吉石盦叢書》影宋抄《廬山記》卷四,僅署名「同前」,其前缺一頁,但存修睦《簡寂觀》詩之後半。 《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正作修睦詩。 )。
萬物萌芽在春前,只有龍泉出土先。 見寶朱砂用葉裏,自然汁煮汞成乾。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良遊因時暇,乃在西南隅。 綠煙凝層城,豐草滿通衢。 精舍何崇曠,煩跼一弘舒。 架虹施廣蔭,構雲眺八區。 既此塵境遠,忽聞幽鳥殊。 新林泛景光,叢綠含露濡。 永日亮難遂,平生少歡娛。 誰能遽還歸,幸與高士俱。
陵陸變滄海,復作清淺流。 扶疎蘂淵桂,先驚蒲柳秋。 姑蘇臺未乾,坐見麋鹿游。 秦皇正游覽,黄屋指沙丘。 乃知晞朝露,不必潛蛟虯。 桀跖豈庸陋,比德慚蜉蝣。 夷齊苦葵藿,垂譽賢伊周。 貧賤未必汙,邪辟深可羞。 愚智混生死,善惡觀其由。 昧死尚役役,身外滋旁求。 君不見當年梨園歌舞人,歌聲未歇生白頭。 及時游衍且行樂,莫教日入辭高樓。 請君試誦青苔篇,令君一誦忘百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