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頌古九首 其一

〔宋朝〕 釋思岳

無根樹子一株,山翁不費誅鋤。 鎚碎千年桃核,不須緣木求魚。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二十韻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 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整御當西陸,舒光麗上玄。 從星變風雨,順日助陶甄。 遠近同時望,晶熒此夜偏。 運行調玉燭,潔白應金天。 曲沼疑瑤鏡,通衢若象筵。 逢人盡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銀漢,凝清洗綠煙。 臯禽警露下,鄰杵思風前。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劒沈三尺影,燈罷九枝然。 象外形無迹,寰中影有遷。 稍當雲闕正,未映斗城懸。 靜對揮宸翰,閑臨襞彩牋。 境同牛渚上,宿在鳳池邊。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 從今紙貴後,不復詠陳篇。

    劉禹錫 唐宋诗
  • 重題

    泉石尚依依,林疎僧亦稀。 何年辭水閣,今夜宿雲扉。 謾獻長楊賦,虛拋薜荔衣。 不能成一事,贏得白頭歸。

    白居易 唐宋诗
  • 悼楊氏妓琴弦

    魂歸寥廓魄歸煙,只住人間十八年。 昨日施僧裙帶上,斷腸猶繫琵琶弦。

    韋莊 唐宋诗
  • 送贊律師歸嵩山

    禪意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嶽看。 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清江 唐宋诗
  • 憶東林因送二生歸

    好向東林度此生,半天山脚寺門平。 紅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聲。 偶別十年成瞬息,欲來千里阻刀兵。 可憐二子同歸興,南國煙花路好行。

    齊己 唐宋诗
  • 樟亭觀濤

    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 雷震雲霓裏,山飛霜雪中。 激流起平地,吹澇上侵空。 翕闢乾坤異,盈虛日月同。 艅艎從陸起,洲浦隔阡通。 跳沫噴巖翠,翻波帶景紅。 怒湍初抵北,却浪復歸東。 寂聽堪增勇,晴看自發蒙。 伍生傳或謬,枚叟說難窮。 來信應無已,申威亦匪躬。 衝騰如決勝,迴合似相攻。 委質任平視,誰能涯始終。

    宋昱 唐宋诗
  • 哀求法漢僧(幷序○題擬)

    故里燈無主,他方寶樹摧。 神靈去何處,玉貌已成灰。 憶想哀情切,悲君願不隨。 孰知鄉國路,空見白雲歸。 (以上三詩均出《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一冊慧超撰《往五天竺國傳》。 參伯三五三二卷。 )。

    慧超 唐宋诗
  • 雙聲對詩 三

    洲渚遞縈映,樹石相因依。

    無名氏 唐宋诗
  • 禪人寫真求贊 其一六

    面瘦頰凸,眉棱眼深。 默亡所住,妙在而今。 鱗潛寒水,鶴夢月林。 應聲應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觀世音。

    釋正覺 唐宋诗
  • 寄題悠然閣三絕句 其三

    誰標此閣作悠然,萬事無非信手拈。 參得東籬把菊意,不妨老遠引陶潛。

    張元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