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如斗封王侯,何如爛漫江南遊。 山能不老閱今古,雲自無心忘去留。 我似孤松蟠澗底,斤斧之餘流落此。 輕便却羨無根蓬,隨風直上青霄裏。 壺中變態何所無,色色略同朝與晡。 千里飛蠅政緣驥,百獸畏虎元非狐。 置是休論且行樂,明月張燈天展幕。 更持北斗𣂏酒泉,澆我胸中萬邱壑。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若水
金印如斗封王侯,何如爛漫江南遊。 山能不老閱今古,雲自無心忘去留。 我似孤松蟠澗底,斤斧之餘流落此。 輕便却羨無根蓬,隨風直上青霄裏。 壺中變態何所無,色色略同朝與晡。 千里飛蠅政緣驥,百獸畏虎元非狐。 置是休論且行樂,明月張燈天展幕。 更持北斗𣂏酒泉,澆我胸中萬邱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漾舟晴川裏,挂席候風生。 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 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 自顧疎野性,屢忘鷗鳥情。 聊復於時顧,暫欲解塵纓。 驅馳非吾願,虛懷浩已盈。
衆芳春競發,寒菊露偏滋。 受氣何曾異,開花獨自遲。 晚成猶待賞,欲採未過時。 忍棄東籬下,看隨秋草衰。
苦竹林邊蘆葦叢,停舟一望思無窮。 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萬事坐成空。 此生飄蕩何時定,一縷鴻毛天地中。
(原缺卷首。 劉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現選錄二十六首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云與劉復所見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兩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題作「王梵志立詩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諸詩亦應爲王梵志作。 )。
掃地石盆冷,閉門春晝長。
年時嘗泛婺溪舟,未上清風八詠樓。 天爲故人償夙願,水知吾輩喜清流。 沈郎不爲吟詩瘦,王粲長懷去國憂。 明日山川共人遠,鄉情年契兩悠悠。
入夜雨聲細,小窗燈影寒。 僻居成懶惰,飽食幸平安。 時事不復問,舊書時一看。 欣然會心處,香燼一爐殘。
瘦影從來雪不如,宿酲誰見綺霞舒。 道山堂下春風面,還向天涯伴校書。
橘綠橙黄歲已秋,疎籬戢戢上牽牛。 無方可已憤懣疾,屬子一來開此愁。
幕府江寧日,校書元祐時。 堂堂公可作,岌岌我何衰。 孰有入門冠,而淹管庫卑。 用長宜顧問,誰與薦天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