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何文植趨京

〔宋朝〕 李若水

問君何日赴神京,明日揚鞭數去程。 風雪一天行客恨,關山千里故人情。 銅臺曾見三都賦,金闕行傳二陸名。 自許孤高謝凡客,從今有酒對誰傾。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敏中歸豳寧幕

    六十衰翁兒女悲,傍人應笑爾應知。 弟兄垂老相逢日,桮酒臨歡欲散時。 前路加餐須努力,今宵盡醉莫推辭。 司徒知我難爲別,直過秋歸未訝遲。

    白居易 唐宋诗
  • 臥疾走筆詶韓愈書問

    一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 願爲出海月,不作歸山雲。 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 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羣。

    賈島 唐宋诗
  • 比紅兒詩 二十三

    明媚何曾讓玉環,破瓜年幾百花顏。 若教貌向南朝見,定却梅妝似等閑。

    羅虬 唐宋诗
  • 直下識玄旨,羅紋結角是。 不識玄旨人,徒勞逐所示。 䲺䲺鳥,守空池,魚從脚下過,䲺䲺總不知。 (見《祖堂集》卷十五)。

    大義 唐宋诗
  • 爛柯山(題擬)

    [洞天春遠日]行遲,[幾點殘星(殘)]僊子棋。 [樵斧]爛柯人換世,[碧]桃花影未曾移。 (見光緒卅二年鄭永禧纂《爛柯山志》卷十一《歷朝金石考》錄《唐楊明殘詩碑》。 碑僅存十六字,缺字係鄭氏據《府志》補。 )(〖1〗碑後附款識,上半已缺,殘文云:「諱明,字文舉,號潛醉,文章高古,詩爲耑門〖中缺〗柯山,而先生之詩,遂刻山中,以俟賞者〖中缺〗二年冬十月十有八日門生碣石王主敬謹。 」〖2〗鄭氏跋云:「右碑正書四行,行七字,詩一句。 每字方四寸許。 後二行款識,末一行年月,脫上年號,致難稽考耳。 碑四邊花紋,據瞿溥《日遲亭記》,係唐人詩刻,明代已斷,今尚存兩截。 跋內明無籍貫。 康熙《縣志》稱河東人,碣石在今山東武定府海豐縣黃河入海處,古河東地也,當不誤。 」「《府志》列宋詩,喜慶《志》並改《日致亭記》,取唐人)(『春遠日遲』之詠爲,昔人豈別有攷歟? 留俟知音。 」楊明爲唐人抑爲宋人,尚難確定,今姑錄出以備考詳。 又按:《南部新書》卷丁有王主敬事迹,未知即詩後題識者否。 據勞格《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一云,王主敬即王上客,高宗時人,事詳《劉賓客外集》卷九《王倰神道碑》及《太平廣記》卷二五○引《兩京新記》。 )。

    楊明 唐宋诗
  • 送杜季習四首 其三

    寂寂家園草覆階,亂兵飛箭入樓臺。 丁寧莫斫湖邊柳,盡是劉郎手自栽。

    劉子翬 唐宋诗
  • 潄玉軒爲邑之佳處頃春祝寺僧少葺之重來則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劉曼卿相與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觀音像通悟禪師手琢亦甚靈異賦三絕 其二

    泉上觀音駕海潮,白芙蕖裏碧雲飄。 便當踏月隨天步,環珮無風自動摇。

    李石 唐宋诗
  • 庚午秋觀進士入試

    棘扉曉闢萬袍趨,鄒魯雖微士所都。 三獻有人懷楚璞,濫吹何事試齊竽。 要令廋語題韲臼,莫把元文覆醤瓿。 袖手傍觀君勿怪,箇中曾是老於菟。

    黄公度 唐宋诗
  • 頌十玄談 迴機 其六

    石女天明戴帽歸,一身渾著六銖衣。 喃喃解說非聲舌,生得兒來叫阿姨。

    釋印肅 唐宋诗
  • 夜泊平望終夕不寐三首 其二

    櫻桃湖裏月如霜,偏照征人寸斷腸。 醉裏不知家尚遠,夢回忽覺路初長。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