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袂掩離弦,枉君愁思篇。 忽驚池上鷺,下咽隴頭泉。 對牖牆陰滿,臨扉日影圓。 賴聞黃太守,章句此中傳。
无
其他无
〔唐朝〕 戴叔倫
舉袂掩離弦,枉君愁思篇。 忽驚池上鷺,下咽隴頭泉。 對牖牆陰滿,臨扉日影圓。 賴聞黃太守,章句此中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 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 冬寒不嚴地恒泄,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蘂鎮長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爲叢。 鷓鴣鉤輈猿呌歇,杳杳深谷攢青楓。 豈如此樹一來翫,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爲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東。 明年更發應更好,道人莫忘鄰家翁。
翠幕紅筵高在雲,歌鐘一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欲求塵外物,此樹是瑤林。 後素合餘絢,如丹見本心。 妍姿無點辱,芳意託幽深。 願以鮮葩色,凌霜照碧潯。
大小三峰次九華,靈蹤今盡屬何家。 漢時仙上雲巔鶴,蜀地春開洞底花。 閑傍積嵐尋瀑眼,便凌殘雪探芝芽。 年來已奉黃庭教,夕鍊腥魂曉吸霞。
頭陀懸萬仞,遠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 禪床今暫歇,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曉鐘。 (詳後,以上四首,皆轉錄自常秀峰等著《李白在安徽》。 )(〖1〗《李白在安徽》云:此詩刻於清道光十年《重建無相寺碑記》。 無相寺在九華山頭陀嶺下,旁有一泉,名金沙,李白在九華時曾遊此。 無相寺建於唐初,治平元年賜額,道光間重修。 此詩保存有兩種可能:一,無相寺舊時碑文刻有此詩;二,爲康熙時禮部尚書吳襄收藏,吳姓修寺捐資最多。 )。
城營內,花草忽然生。 急出莫令軍疾病,經旬不動將身傾,智士(京本作「勇」)切須明。
中秋旱直至臘月,憂煩情緒不堪說。 闇祈頂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時聞喜處萬千家,片逐輕風四六花。 寒透衣寬何所思,紅鑪旋煖酒須誇。 觸面來往渾無力,幾處人憐幾處惜。 想得歡心盡一般,先報田農後稼穡。 呈祥天地共盈懷,白沙擁砌玉爲階。 動靜蒼生絕災害,安康四敘壓氛霾。
江空月掛疏梅村,生香湔祓何郎魂。 亭亭自是塵表物,玉質敢有煙埃昏。 西州風土似南國,高樹繚臺丞相園。 居然志士節獨苦,炯若德人顔更温。 至今往往入幽夢,夢去折花迎朝暾。 寇来一炬半月紅,傷心無處求朱門。 君知行樂不可緩,中聖友賢餘勿言。 侍郎堂西臘前破,喚取我輩斟窪樽。
聊城欲下樂生去,宣室釐成賈傅歸。 來往炎荒六千里,歸來卻得及春菲。
老態念百出,傖客無吳田。 空收靜中觀,三疊能蹁躚。 以之忘物我,此生休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