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逢師又到家,别來詩句好相誇。 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巖寶坐,將壇風軟擁高牙。 相思對雪酬珠玉,不覺茅簷送月華。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之道
湖上逢師又到家,别來詩句好相誇。 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巖寶坐,將壇風軟擁高牙。 相思對雪酬珠玉,不覺茅簷送月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年柳變池臺,隋堤曲直回。 逐浪絲陰去,迎風帶影來。 疎黃一鳥弄,半翠幾眉開。 縈雪臨春岸,參差間早梅。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 況與故人別,那堪羇宦愁。 榮華今異路,風雨昔同憂。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
食桃種其核,一年核生芽。 二年長枝葉,三年桃有花。 憶昨五六歲,灼灼盛芬華。 迨茲八九載,有減而無加。 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明年後年後,芳意當如何。 命酒樹下飲,停杯拾餘葩。 因桃忽自感,悲吒成狂歌。
寒山上半空,臨眺盡寰中。 是日巡遊處,晴光遠近同。 川明分渭水,樹暗辨新豐。 巖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暫別揚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屬何人。 一帆歸客千條柳,腸斷東風楊子津。
傳神蹤迹本來高,澤畔形容媿彩毫。 京邑功臣多佇望,凌煙閣上莫辭勞。
道流爲柱史,教戒下真仙。 共契中元會,初修內景篇。 遊方依地僻,卜室喜牆連。 寶笥開金籙,華池漱玉泉。 怪龍隨羽翼,青節降雲煙。 昔去遺丹竈,今來變海田。 養形奔二景,鍊骨度千年。 騎竹投陂裏,攜壺挂牖邊。 洞中嘗入靜,河上舊談玄。 伊洛笙歌遠,蓬壺日月偏。 青騾薊訓引,白犬伯陽牽。 法受相君後,心存象帝先。 道成能縮地,功滿欲升天。 何意迷孤性,含情戀數賢。
□□□□□,□□□□柳。 □□□□□,□□□□久。 □□□□□,□□□□阜。 自有此山川,於今幾太守? 憶昔蔡與謝,茲焉屢迴首。 □□□□□,□□□□口。 □□□□□,□□□□吼。 □□□□□,□□□□後。 □□□□□,□□□□朽。 □□□□□,□□□□有。 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衝斗。 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 凜凜君子風,余將千載友。 (丞相謂陸兖公,尚書謂畢隆擇,平陽謂齊詹事澣,三賢皆歷此郡。 )□□□□□,□□□□偶。 □□□□□,□□□□綬。 □□□□□,□□□□茍。 □□□□□,□□□□酒。 □□□□□,多景懸窗牖。 □□□□□,□□□□負。 (詳附按)班劍出妓堂。 (郡城東南有謝公妓院堂遺迹。 ○見《嘉定鎮江志》卷十二)(按:「自有」二句、「憶昔」二句見《輿地紀勝》卷七《鎮江府》,題作《遊北固》;「自有」二句、「近世」六句見《野客叢書》卷十七、《嘉定鎮江志》卷十四;自注據《嘉定鎮江志》,《野客叢書》所錄稍異,錄如次:「畢構政事爲開元第一,陸丞相象先、平陽齊澣,三賢皆爲此郡。 」疑已經引錄者改寫;「凜凜」二句及詩題見《嘉定鎮江志》卷十四;「多景」句見《墨莊漫錄》卷四;各韻字據《劉賓客外集》卷七《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松徑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幷浙東元相公所和〖注:依本韻〗》。 全詩據傳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譜》寶曆元年譜考證處理。 《全唐詩》卷四七五據《野客叢書》錄八句及注。 )。
入松穿竹路難分,藉地連巖總是雲。 欲問老僧多少事,亂泉相聒不相聞。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