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戲墨作橫枝,韻勝何妨不入時。 黑霧玄霜遮縞袂,玉妃謫墮畏人知。
无
其他无
〔宋朝〕 董穎
龍巖戲墨作橫枝,韻勝何妨不入時。 黑霧玄霜遮縞袂,玉妃謫墮畏人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簷靜燕雛語,窗虛蟾影過。 時情因客老,歸夢入秋多。 蔽日羣山霧,滔天四海波。 吾皇思壯士,誰應大風歌。
蒼蒼芳草色,含露對青春。 已賴陽和長,仍慙潤澤頻。 日臨殘未滴,風度欲成津。 蕙葉垂偏重,蘭叢洗轉新。 將行愁裛逕,欲采畏濡身。 獨愛池塘畔,清華遠襲人。
百穀收成屆應鍾,南方景象喜重重。 三秋甘澤烟塵息,四序和風氣色濃。 播種勤耕盈廩庾,兆民興讓洽溫恭。 廣崇至道尊三教,蓋爲生靈奉聖容。
天寒忽憶大支寺,迢遞晚鍾烟際山。 安得腰纏十萬貫,亦隨君去飯天冠。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萬里。 天公大力誰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與月明作兩,真月本在青天上。 雖云佛說我別說,恐入衆生顛倒想。 少城城隈佛宮闕,客哦水月僧饒舌。 三峽水寒梅花時,起予對月賡此詩。
不堪歲歲送青春,消黯渾如失所親。 短句吟成猶恨別,清樽買盡不辭貧。 興來直欲遊三島,老去何由駐二輪。 頼有君能知我意,肯來同作送春人。
一經教子足三冬,議論孤高有孟公。 學到內融多樂地,心無外慕自春風。 我慚言偃絃歌化,君在周公禮樂中。 三百三千煩指示,許誰蹊徑一源通。
歌舞相從六換年,秦箏已斷不能絃。 荷花滿眼垂楊綠,腸斷清宵月正圓。
草木偃時龍入洞,鳥烏噪處虎行岡。 大賢出處須驚俗,伊尹如何五就湯。
自古高楼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雲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荆。 諸公勉畫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