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郎丘壑尚,草堂脩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無車馬音。 鶴怨不應聞,鷗盟政爾尋。 九畹蘭荃富,三徑蓬蒿深。 窗間焦尾曲,聊答清風吟。 英英彼白雲,出岫得無心。 淵明既容膝,那復歷嶇嶔。 狂夫十年狂,客鬢吳霜侵。 因君發深省,杖藜合從今。 寄傲有餘地,不妨成盍簪。
无
其他无
〔宋朝〕 董穎
楊郎丘壑尚,草堂脩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無車馬音。 鶴怨不應聞,鷗盟政爾尋。 九畹蘭荃富,三徑蓬蒿深。 窗間焦尾曲,聊答清風吟。 英英彼白雲,出岫得無心。 淵明既容膝,那復歷嶇嶔。 狂夫十年狂,客鬢吳霜侵。 因君發深省,杖藜合從今。 寄傲有餘地,不妨成盍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河擘雙流島在中,島中亭上正南空。 蒲根舊浸臨關道,沙色遙飛傍苑風。 晴見樹卑知岳大,晚聞車亂覺橋通。 無窮勝事應須宿,霜白蒹葭月在東。
東風折盡諸花卉,是箇亭臺冷如水。 黃鸝舌滑跳柳陰,教看薔薇吐金蘂。 雙成湧出琉璃宮,天香闊罩紅熏籠。 西施曉下吳王殿,亂拋嬌臉新勻濃。 瑤姬學繡流蘇幔,綠夾殷紅垂錦段。 炎洲吹落滿汀雲,阮瑀庭前裝一半。 醉且書懷還復吟,蜀箋影裏霞光侵。 秦娥晚憑欄干立,柔枝墜落青羅襟。 殷勤無波綠池水,爲君作鏡開妝蘂。
外却形骸放却情,蕭然孤坐一舟輕。 圓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
深深蕭寺足幽居,寢飯行藏亦自如。 仰識白雲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書。 摩挲方寸生無愧,周覽山川氣有餘。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風明月是吾廬。
風流王右轄,蕭散鄭丹邱。 此事今難再,如公可並遊。 千篇詩價重,十日酒船浮。 聖主方東幸,山中莫滯留。
白帝知何處,黄山且少留。 心慙陶靖節,政愧范饒州。 桑下越三宿,江邊將半秋。 家書及祠命,何日解吾憂。
天上長留滕六在,人間會有葛三來。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射麋食肉飲其血,五穀自古惟聞名。 樵蘇切莫近亭障,將軍臥護真長城。 十年牛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自將吳津騎,誰嬰泰一鋒。 旄頭連夜落,京觀隔江封。 舞武三成備,書文九譯重。 修攘遺策在,嗣聖續車攻。
舊說僊人吳彩鸞,日書切韵歸毫端。 不應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傳此事三百載,誰知真蹟儼然在。 筆精墨妙信入神,間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爲此韵時,賸裒文字覺後知。 寧知遂經謫僊手,諱字曾闕民與基。 經生矻矻盡精力,摩以歲月或可得。 動翰如飛猶恐遲,一日一揮出心畫。 神僊之說云渺茫,僊凡配耦尤荒唐。 蕭史弄玉乘鳳去,藍田空說容裴航。 文簫之遇真是否,豈比虛名傳不朽。 五篇歷歷爲全書,始信傳聞是真有。 當時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未均。 十年蓋有數百本,未知幾本傳今人。 惜哉字畫太纖細,後日傳之知幾歲。 祇今已有字不全,欲鎸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見之,暫借一觀聊自怡。 平生願見心便足,何必更謀身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