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森侄赴官

〔宋朝〕 李處權

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 偉觀甲瀟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試吏,家風在儀矩。 此時奉親輿,行李慎袢暑。 别離同姓重,況我老爾許。 勉力事勾稽,遠臣觀所主。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長安早春言志

    九衢日暖樹蒼蒼,萬里吳人憶水鄉。 漢主未曾親羽獵,不知將底諫君王。

    陳羽 唐宋诗
  • 府酒五絕 變法

    自慚到府來周歲,惠愛威稜一事無。 唯是改張官酒法,漸從濁水作醍醐。

    白居易 唐宋诗
  • 翫珠吟

    識得衣中寶,無明醉(伯作「酒」)自惺(《燈錄》、《通載》、伯作「醒」)。 百骸俱(《燈錄》、《宗鏡錄》作「雖」)潰散(伯作「悔盡」),一物鎮長靈。 知(《通載》作「智」)境渾非體(伯作「智劍揮非體」),尋(伯、《燈錄》、《通載》作「神」)珠不定(伯作「見」)形。 悟即(伯、《燈錄》、《通載》作「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 在心心豈(《燈錄》、《通載》、伯作「可」)測,居(《燈錄》、《通載》作「歷」)耳耳難聽。 罔像先天地,淵玄(《燈錄》、《通載》作「玄泉」,伯作「懸泉」)出杳冥(伯作「名」)。 本剛非鍛(伯作「斷」)鍊,元淨(《燈錄》、《通載》作「鏡」)莫澄停(伯作「亭」、《燈錄》、《通載》作「渟」)。 盤泊(《通載》作「礴」)逾(伯作「轉」,《燈錄》、《通載》作「輪」)朝日,玲瓏(伯作「鈴鑨」)暎曉星。 瑞光流不滅,真澄(伯作「氣」)濁還清(《燈錄》、《通載》作「真氣觸還生」)。 鑒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勞(《燈錄》、《通載》、伯作「羅」)籠法界明。 剉(《燈錄》作「挫」,伯作「春」)凡功不滅(伯作「狹」),超聖果非盈。 龍女心親獻,虵(《燈錄》、《通載》作「闍」)王口自傾(伯作「經」,《燈錄》、《通載》作「呈」)。 護鵝人却活,黃雀義(《燈錄》、《通載》作「意」)猶輕。 解語非關舌,能言不是聲。 絕邊彌瀚(《燈錄》、《通載》作「汗」)漫,三(《燈錄》、《通載》作「無」)際等空平。 演教非爲教(《燈錄》、《通載》作「說」),聞名不(《燈錄》作「勿」,《通載》作「忽」)認名。 (伯無以上四句)。 二(伯、《通載》、《燈錄》作「兩」)邊俱不(《通載》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須行。 見月休看(《燈錄》、《通載》作「觀」)指(伯作「紙」),歸(伯作「知」,《燈錄》、《通載》作「還」)家罷問程(伯作「逞」)。 識心豈測(《燈錄》作「心則」,伯、《通載》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爲其二。 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六亦收此詩。 異文並注出。 《宗鏡錄》卷四十收「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二句,題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天然 唐宋诗
  • 撥櫂歌 三

    三(《嘉禾志》作「二」)十餘年(《五燈會元》作「年來」、《四溟詩話》作「年前」)坐釣臺,竿(《五燈會元》、《嘉禾志》、《四溟詩話》皆作「鉤」)頭往往得黃龍。 錦(《五燈會元》、《四溟詩話》作「金」)麟不遇空(《嘉禾志》作「虛」)勞力,收取(《四溟詩話》作「拾」)絲綸歸去來。 (以上三首,《嘉禾志》題作《自題三絕》)。

    德誠 唐宋诗
  • 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

    劉吉 唐宋诗
  • 行童搬土

    童子聚沙爲佛塔,而今搬土豈無功。 忽然覺後知非土,當處回頭識本宗。 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時。 朝歌暮擊三摩地,不久迷開解我機。

    釋印肅 唐宋诗
  • 將至金陵先寄獻劉留守

    梁益羈遊道阻長,見公便覺意差彊。 别都王氣半空紫,大將牙旗三丈黄。 江面水軍飛海鶻,帳前羽箭射天狼。 歸來要了浯溪頌,莫笑狂生老更狂。

    陸游 唐宋诗
  • 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 其二

    野踐得幽詠,不吐聊自味。 健步忽傳呼,云有遠書至。 開緘祗暄涼,此外無一事。 奇懷坐消泯,追省寧復記。 方驩遽成悶,俗物真敗意。 山鵲下虛庭,對語含喜氣。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無滯。

    楊萬里 唐宋诗
  • 大疫聞德厚病雖少愈而苦未能愈

    棘人元自瘦,況復病相侵。 鍾趙妖猶昔,岐雷術謾今。 昏昏藥應倦,忽忽日殊深。 安得詹何輩,瀾翻慰此心。

    周孚 唐宋诗
  • 邗上聞鶑

    邗堤芳草軟如綿,夭桃媚柳何娟娟。 朱欄繡閣依山巔,萬仞巍巍直接天。 坐卧其中似畫船,開簾俯視小百川。 牙檣錦纜泊江邊,紅顔放棹來翩躚。 歌音繚繞落花前,傾耳聽之清且圓。 倉庚飛翮羽毛鮮,嬌啼婉轉極清妍。 高風盛德頌前賢,徘徊勝事堪流連。 君不見吳歌楚舞變桑田,雄圖霸業沉深淵,黄鸝睍睆迷村烟。

    趙公豫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