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勞千里,詩書誤半生。 山開南國翠,鳥已故園聲。 會是豺狼靜,方瞻日月明。 牽羊今古恨,洒血望占城。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處權
水陸勞千里,詩書誤半生。 山開南國翠,鳥已故園聲。 會是豺狼靜,方瞻日月明。 牽羊今古恨,洒血望占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陽城爲諫議,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 元稹爲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 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 劉闢肆亂心,殺人正紛紛。 其嫂曰庾氏,棄絕不爲親。 從史萌逆節,隱心潛負恩。 其佐曰孔戡,捨去不爲賓。 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 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爲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爲著作郎,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 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 編爲一家言,以備史闕文。
文君手裏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奪得始知袍更貴,著歸方覺晝偏榮。 宮花顏色開時麗,池雁毛衣浴後明。 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別占好窠名。
山童澤涸欲金流,小雨廉纖陡變秋。 河朔飲徒方快意,鱸魚歸興不如休。 歌姝况有飛瓊侣,結客當爲擲果游。 一曲陽關腸斷盡,未應聞此不遲留。
西北雲收廓太虛,東南風急放船初。 冬深更許侯設鱠,地遠不譏公矢魚。 白小未容登燕俎,紅鮮忽已間嘉蔬。 重生鱗鬣浮江去,盡是先生所棄餘。
而來與一杓鹹鹽酸醋,北來與一杓苦菜淡虀。 喫則因邪打正,不喫則自東自西。
客心既岑寂,節物亦倥傯。 幽籬菊初暗,深壑梅已動。 古人微尺璧,顧謂寸陰重。 欲從夫子遊,掣肘媿不勇。 松高節磊砢,鶴老格清聳。 當知山澤臞,誰羨將相種。 一官戲人間,叢書以自擁。 微言聞緒餘,三歎手輒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雲霧滃。 願言瞻清明,茗椀不辭捧。
歸老得閒渾可事,最憐白傅更能詩。 舞餘歌罷賓朋去,八節灘頭醉卧時。
山城意象自蕭然,況是高齋作雪天。 漸暗玉蟲寒有燼,欲殘金鴨暖無烟。 衰容病後如添歲,遥夜冬来抵過年。 安得龍綃三丈幅,爲君試寫白雲篇。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養水黄楊。 老翁不是童兒態,無奈庵中白日長。
屋後回堤可當山,屋前溝港轉清灣。 行人自笑高花外,倦客方吟積翠間。 曲折故應憐窈窕,崎嶇未覺厭躋攀。 小橋直下前村路,百頃平園錦繡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