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水歸三峽,悠悠萬古情。 白鹽無路到,赤甲罕人行。 西瀼泉尤勝,東屯穀有名。 豐年公事少,飽暖荷恩榮。
无
其他无
〔宋朝〕 曾慥
衆水歸三峽,悠悠萬古情。 白鹽無路到,赤甲罕人行。 西瀼泉尤勝,東屯穀有名。 豐年公事少,飽暖荷恩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槐花結子桐葉焦,單飛越鳥啼青霄。 翠軒輾雲輕遙遙,燕脂淚迸紅線條。 瑤草歇芳心耿耿,玉佩無聲畫屏冷。 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 青鸞脉脉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 鳳銜金牓出雲來,平地一聲雷。 鶯已遷,龍已化,一夜滿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男婚藉嘉偶,女娉希好仇。 但令捉如息,何尤無公侯。 菩薩常梳髮,如來不剃頭。 何須禿兀硉,怨(項校「然」)始學薰脩。 榮官赤赫赫,滅族黃髮人(郭謂「人」爲疊字符號)。
直望漢江三百里,一條如線下洋州。 (以上六題均見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八三《興元府》)(〖1〗北宋文同《丹淵集》卷十五《崔覲詩》〖原注:大中時人〗:「崔覲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以田宅均。 俾之各爲業,不用來相聞。 遂去隱南山,雜跡麋鹿羣。 約曰或過汝,所給爲我陳。 有時携其妻,來至諸人門。 乃與具酒食,嘯詠相歡欣。 山南鄭餘慶,辟之爲參軍。 見趣使就職,漫不知吏文。 已復許謝事,但謂長者云。 補闕王直方,本覲之比鄰。 文宗時上書,召見蒙咨詢。 薦覲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詔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輪。 辭疾不肯至,高風概秋旻。 我昨過其縣,裴回想芳塵。 訪問諸故老,寂無祠與墳。 斯人久不競,薄夫何由敦? 此縣漢唐時,諸公揚清芬。 刻詩子堅廟,來者期不泯。 」按:文同於北宋熙寧六年知漢中府,此詩爲其時作。 詩中保存了一些崔覲事跡的傳聞,故附存之。 )。
城營內,梟鳥噪聲鳴。 若(京本作「如」)在德鄉分隊伍,如居刑殺有奔驚,預叫使人聽。 。
花桃微散紅,萠蘭稍開紫。 客子情已多,春望復如此。
落月如老婦,蒼蒼無顔色。 稍覺林影疎,已見東方白。 一生困塵土,半世走阡陌。 臨老復茲游,喜見太行碧。
奇才從古少,厚德獨公全。 克己强爲善,虛心樂薦賢。 立朝忠貫日,謀國力回天。 閲世雖多故,胸中固湛然。
百歲今强半,逢春却怕春。 趁時三盞酒,轉眼一年人。 車馬繁華地,江湖漫浪身。 茅簷擁殘雪,清夢到家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