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互起東西寺,燈火遙分遠近村。
无
其他无
〔宋朝〕 關注
鐘聲互起東西寺,燈火遙分遠近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玉溆花紅發,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並著采蓮舟。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斾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鬬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筯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爲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密雪松桂寒,書窗導餘清。 風憾冰玉碎,階前琴磬聲。 榻靜几硯潔,帙散縑緗明。 高論展僧肇,精言資鞏生。 立意加玄虛,析理分縱橫。 萬化悉在我,一物安能驚。 江海何所動,丘山常自平。 遲速不相閡,後先徒起爭。 鏡照分妍醜,秤稱分重輕。 顏容寧入鑑,銖兩豈關衡。 蘊微道超忽,剖鐙音泠泠。 紙上掣牢鍵,舌端搖利兵。 圓澈保直性,客塵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無行即是行。 疏越捨朱絃,哇淫鄙秦箏。 淡薄貴無味,羊斟慙大羹。 洪遠包乾坤,幽窅潛沈冥。 罔煩跬步舉,頓達萬里程。 廬遠尚莫曉,隱留曾誤聽。 直須持妙說,共詣毗耶城。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壽稀。 青雲無直道,暗室有危機。
篇篇高且真,真爲國風陳。 澹薄雖師古,縱橫得意新。 翦裁成幾篋,唱和是誰人。 華岳題無敵,黃河句絕倫。 吟殘荔枝雨,詠徹海棠春。 李白欺前輩,陶潛仰後塵。 難忘嵩室下,不負蜀江濱。 屬思看山眼,冥搜倚樹身。 楷模勞夢想,諷誦爽精神。 落筆空追愴,曾蒙借斧斤。
玉關征戍久,空閨人獨愁。 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
求寶失舟濟,飄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誑人情。 假接度海難,虛發親愛聲。 自非馬王負,危苦詎安寧。 (見同書卷四二《妖怪篇》)。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三載經綸棲鳳閣,五年提筆直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