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與孫太冲游湖上寺

〔宋朝〕 張嵲

作客歲月久,新春生白鬚。 淹留竟何爲,閉戶猶繙書。 今朝天氣佳,逍遥步城隅。 初旭野尚晦,青草含露濡。 好風如有期,微漪滿平湖。 白日照原野,青山開畫圖。 晴林峰外稠,壊塔煙中孤。 山坳見修竹,游步得僧居。 地偏蘭茝芳,氣暖夭桃舒。 何年深宫姬,藁葬依浮圖。 一往随化遷,豈復平陽車。 顧之三歎息,不飲定何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玉蘂花

    羽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緣覩蕣顏。 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風吹上綠雲鬟。

    何兆 唐宋诗
  • 方城 四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 恩柔于肌,卒貢爾有。 維彼攸恃,乃偵乃誘維彼攸宅,乃發乃守。

    柳宗元 唐宋诗
  • 喜友至留宿

    村中少賓客,柴門多不開。 忽聞車馬至,云是故人來。 況值風雨夕,愁心正悠哉。 願君且同宿,盡此手中杯。 人生開口笑,百年都幾回。

    白居易 唐宋诗
  • 續夢中十韻

    間歲流虹節,歸軒出禁扃。 奔波陶畏景,蕭灑夢殊庭。 境象非曾到,崇嚴昔未經。 日斜烏斂翼,風動鶴飄翎。 異苑人爭集,涼臺筆不停。 石門霧露白,玉殿莓苔青。 若匪災先兆,何緣思入冥。 御爐虛仗馬,華蓋負云亭。 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齡。 小臣哀絕筆,湖上泣青萍。

    鄭顥 唐宋诗
  • 暮過山村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賈島 唐宋诗
  • 敘懷

    爲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 雖然日逐笙歌樂,長羨荆釵與布裙。

    徐月英 唐宋诗
  • 所居即事六首(原注:丹陽閑居寄鄭明府如範上人。) 其四(原注:春日寓言。)

    寂寞春風意未降,酒狂詩癖舊無雙。 柳花飛處曾逢雪,桃葉開提憶渡江。 自古不堪居陋巷,從今休更犯危邦。 聖朝何用詢名姓,從放書生老北窗。

    張祜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兀然無事(原卷缺題,不分篇段,現將分爲十一首) 十一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高士奇《江邨銷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董其昌題云:「黃文節公書,世多摹本,又多贋本。 生平所見,以此卷爲灼然無疑。 梵志詩較寒山更自奇崛,書亦近之。 」)(此組詩,黃庭堅自跋不云爲王梵志作,至董其昌作跋時始斷爲王梵志作,實誤。 此詩爲唐大曆間衡嶽僧明瓚〖即懶殘〗作,見《祖堂集》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南嶽總勝集》卷下、《林間錄》等書。 諸書異文較多,另參《全唐詩續拾》卷十五。 另項楚對此有考證,文刊《中華文史論叢》。 又原詩爲長詩一首,此處析爲十一首,亦未允。 )。

    王梵志 唐宋诗
  • 送汾城王主簿

    少年初帶印,汾上又經過。 芳草歸時徧,情人故郡多。 禁鐘春雨細,宮樹野煙和。 相望東橋別,微風起夕波。

    韋應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