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問邉城客,經春復若何。 孤生寛意少,游子苦顔多。 青壁題詩處,澄潭載酒過。 塞垣風色惡,應憶舊雲蘿。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爲問邉城客,經春復若何。 孤生寛意少,游子苦顔多。 青壁題詩處,澄潭載酒過。 塞垣風色惡,應憶舊雲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四十年來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塵。 與師猶得重相見,亦是枯株勉強春。
主暗臣忠枉就刑,遂教強國醉中傾。 人亡建業空城在,花落西江春水平。 萬古壯夫猶抱恨,至今詞客盡傷情。 徒勞鐵鎖長千尺,不覺樓船下晉兵。
森然古巖裏,淨行一番僧。 松下濾寒水,佛前挑夜燈。 蓮花國土異,貝葉梵書能。 想到空王境,無心問愛憎。
千年松樹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見說瓦棺藏檜下,杜生題後定時名。 (以上二十首均錄自上海圖書館據天一閣藏本所攝膠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黃紹文纂《六合縣志》〖簡稱《嘉靖志》〗卷八《藝文志·詩類》。 校以光緒癸未年刊賀廷壽纂《六合縣志》〖簡稱《光緒志》〗卷七所錄詩及光緒刊朱緒曾輯《金陵詩徵》卷三五所收詩。 《光緒志》錄十六首,缺《治浦橋》、《滁河》、《儒學舊基》、《城隍廟》四首。 《金陵詩徵》僅收《龍池》之一、《廢如歸館》二首。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廟前,偃蹇若蓋,清陰數畝。 傳云杜荀鶴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緒志》詩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詩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郟滂詩。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載僅數首耳,餘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間縣令劉昌詩所修志,板已劘滅,其本無傳。 近於藏書家覓得寫本,據其所載,有可採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宰,嘗作《懷古詩》五十首,敍靈巖則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則曰:『士馬更戍往來。 』若儒學、士林館、龍池、昌市樓等處,皆有題詠。 意滂必文彩風流之士,當時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無傳,詩之存者載《詩紀》。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緒志》卷四《官師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令。 懼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繫以小敍,今其詩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蹟不傳。 」〖7〗《金陵詩徵》卷三五錄滂詩二首,小傳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縣志》云:郟令懼棠邑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係以小敍,其叙靈巖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曰:『士馬更戍往來。 』士林曰:『其地業儒多宦。 』敍寺則始於解脫,敍混成觀則起於宋元。 《嘉靖儀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蘇作睿《志》尚存十六首,乾隆癸卯廖掄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著作,徵文考獻,何可棄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縣志》,今均無傳。 傳世者以《嘉靖志》爲最早,所錄二十首。 據修志者所云,則《嘉定志》所收亦不過此數。 《光緒志》當係自雍正《六合縣志》轉錄,文字歧異較多,疑非源出於嘉靖《六合縣志》,而係自嘉靖《儀真縣志》錄出。 唐六合縣轄境,明代部分歸儀真縣,故其詩得兼收之。 今傳《儀真縣志》,似以《隆慶志》爲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閣本行世,經檢幷無滂詩。 朱緒曾、賀廷壽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數,疑曾獲見嘉靖《儀真縣志》,俟續訪之。 滂詩除已錄出之二十一首外,僅知詩題者尚有《靈巖》、《龍津》、《昌市樓》、《混城觀》等,已見前錄。 )。
方領思歸集鸛庭,樵風千里漾舟舲。 歌翻桃岸雙飛鵠,夢繞天鄣九疊屏。 上苑昔游賦飄雪,故林良友望賢星。 遲聞乙奏藂雲幄,紫桂窅窊襲袂馨。
松竹陰寒分外蒼,芭蕉花濕夢中香。 抽身朱墨塵埃裏,入眼山林氣味長。 今日更無秋熱去,曉晴猶带雨餘涼。 却將白髮三千丈,繰作霜絲補錦囊。
三十聲名晚合酬,前銜久自是潮州。 尚須漢吏二千石,聊卧元龍百尺樓。 混碧繆書波畫去,醉紅憶爲海棠留。 從今只願摶扶上,還許澄鮮守舍不。
渺渺冰雪盡,欣欣花柳蘇。 江澄炫初日,沙潤茁新蔞。 久客亦勞止,我行猶載驅。 乾坤如許大,何處著吾廬。
出入交戰以義肥,卜商先覺後勿違。 上下交征以利危,惠王後悔終何追。 義利之差一毫爾,其繆遂至于千里。 不差不繆今誰氏,嶺外眼中有之子。 彼門如市挽不留,吾心如水從之遊。 自能下學學箕裘,相期上對對冕旒。 挑兮撻兮小豚犬,匡之直之古墳典。 鑄鐵肯捐丹九轉,化龍寧吝墨一點。
春來日日雨兼風,朝暮昏昏抵夢中。 村巷忽聞喧吠犬,遠書何自落征鴻。 殷勤每辱寒溫問,邂逅幾思言笑同。 曲逆不侯繇計拙,相如遊倦欠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