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回觀山靄微,短亭楊柳弄晴暉。 遥憐一騎登途日,逐客人人淚滿衣。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林邑回觀山靄微,短亭楊柳弄晴暉。 遥憐一騎登途日,逐客人人淚滿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面妖桃千里蹏,嬌姿駿背價應齊。 乍牽玉勒辭金棧,催整花鈿出繡閨。 去日豈無霑袂泣,歸時還有頓銜嘶。 嬋娟躞蹀春風裏,揮手搖鞭楊柳堤。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亂後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乍疑鯨噴浪,忽似鷁凌風。 呀呷汀洲動,喧闐里巷空。
蚌死留夜光,劍折留鋒鋩。 哲人歸大夜,千古傳珪璋。 珪璋徧四海,人倫多變改。 題花花已無,翫月月猶在。 不知天地間,白日幾時昧。
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 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 草白靄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暎頹顏,朱燈照華髪。 漢家方尚少,顧影慙朝謁。
九日尋(潯)陽縣,門門有菊花。 □□今送酒,(蔣云:「闕文二當爲『白衣』。 」)若箇是陶家? (〖1〗按王使君疑指王勃,所以《全唐詩》卷五六把這一首編入王勃名下,恐怕不對。 《全唐詩》的文字不盡相同,錄出以便參閱。 〖項云:「唐代『使君』乃是對刺史的尊稱。 王勃幷未擔任過這類官職。 整『王使君』當另有其人。 蓋王姓江州刺史也。 」「或是王勃道出江州時。 寫給王姓刺史的。 」〗)。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 滿院弟兄皆痛飲,就中大戶不如君。 (見《玉照新志》。 )(〖1〗《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寶顏堂祕笈》本〗卷三:「王彦國獻臣,招信人,居縣之近郊。 建炎初,虜人將渡淮,獻臣坐於所居小樓,望見一老士大夫彷徨阡陌間,攜一小僕,負一匣,埋於空迥之所。 獻臣默識之。 事定,往掘其地,宛然尚存。 啟匣,乃白樂天手書詩一紙。 云〖詩不重錄〗。 獻臣後南渡,寓居餘姚,嘗出以示余,真奇物也。 聞後以歸劉綱公舉矣。 」〖2〗按此亦顧先生所見示,其事可信與否,未敢遽斷,期海內方家有以論定之。 )。
岩前晴日蔭樹,林下微風采蘭。 臨水更無塵想,望雲時有遐觀。
乾坤萬事上眉端,寂歷東風獨倚欄。 白髮餘春能幾醉,綠陰細雨不多寒。 香飄苔逕花誰惜,影落沙鶴泉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彈。
天王念遠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盡錙銖。 掃地皆赤立,名獨存版圖。 竭澤儻未已,來年恐無魚。 明詔甚寬大,宿負當蠲除。 主者慘不樂,何以充輓輸。 刺史詎可信,殆將有爲無。 遣官視故府,姑往考簿書。 簿書亦難憑,緣絕或欺予。 不如持明詔,却還桑大夫。 跋涉君徒勞,兩駕泥軾車。 所幸得一歡,莫辭留斯須。 今晨屬挑菜,啗我園中蔬。 蔬食君莫笑,郡縣誠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