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摧漢祚是安昌,祇恐狂瀾世莫當。 自古忠言寧盡用,老臣得不戒王章。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傾摧漢祚是安昌,祇恐狂瀾世莫當。 自古忠言寧盡用,老臣得不戒王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吹角出塞門,前瞻即胡地。 三軍盡回首,皆灑望鄉淚。 轉念關山長,行看風景異。 由來征戍客,各負輕生義。
何處風塵歲,雲陽古驛前。 三冬不再稔,曉日又明年。 春入江南柳,寒歸塞北天。 還傷知候客,花景對韋編。
閫外建牙威不賓,古來戡難憶忠臣。 已分舟楫歸元老,更使熊羆屬丈人。 玄象合教滄海晏,青龍喜應太山春。 來年二月登封禮,去望台星扈日輪。
高士想江湖,湖閑庭植蘆。 清風時有至,綠竹興何殊。 嫩喜日光薄,疎憂雨點麤。 驚蛙跳得過,鬬雀裊如無。 未織巴籬護,幾擡邛竹扶。 惹煙輕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賞不孤。 穿花思釣叟,吹葉少羌雛。 寒色暮天映,秋聲遠籟俱。 郎吟應有趣,瀟灑十餘株。
亞相本時英,歸來復國楨。 朝推長孺直,野慕隱之清。 傳節還閩嶂,皇華入漢京。 寧思江上老,歲[晏]獨無成。
賢爲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豔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 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 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
池上昔遊夫子鳳,雲間初起武侯龍。 亭分楚寺依依樹,水應公臺夜夜琴。 鴝鵒舞酣人自醉,琵琶聲緩客初來。 高鳥過時秋色動,征帆落處暮煙生。 夜吟孤枕潮聲近,晚過千山雪氣寒。 望臘早花緣路見,隨巖寒水隔林聞。 宿處客塵隨夜靜,坐中煙水向人閑。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 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 今年苗稼看更弱,[枌](一作「墳」)榆產業須拋却。 不知天下有幾人,但見波逃如雨脚。 去去如同不繫舟,隨波逐水泛長流。 漂泊已經千里外,誰人不帶兩鄉愁? 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 君不見城外空墻遙,將軍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處,段段茅花如柳葉(一作「{葜大=糸}」)。 海鷰銜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却飛去。 (按:此首又見伯三六二○卷,不署名,今據校。 此本末多數句:「所在君侯,不須惱亂。 發意害彼,不知自傷,此世報行惡名,當來必酬苦果。 」似與此詩無關。 又此首及下二首疑非殷濟詩。 )。
日旁暈,狀若死蛇圍。 其兆主(京本作「生」)災先舉(京本作「損」)將,師徒半出不能回,宜改(京本作「後」)擁師歸。 (此首首本缺,據辛本、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