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乞鹽

〔宋朝〕 釋慧空

水中鹽味舌頭眼,不爲無形便謂無。 試向秦溪溪上問,口中大有赤鬚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大雅何寥闊,斯人尚典刑。 交期余潦倒,材力爾精靈。 二子聲同日,諸生困一經。 文章開穾奧,遷擢潤朝廷。 舊好何由展,新詩更憶聽。 別來頭幷白,相見眼終青。 伊昔貧皆甚,同憂心不寧。 栖遑分半菽,浩蕩逐流萍。 俗態猶猜忌,妖氛忽杳冥。 獨慙投漢閣,俱議哭秦庭。 遠蜀祗無補,囚梁亦固扃。 華夷相混合,宇宙一羶腥。 帝力收三統,天威總四溟。 舊都俄望幸,清廟肅惟馨。 雜種雖高壘,長驅甚建瓴。 焚香淑景殿,漲水望雲亭。 法駕初還日,羣公若會星。 宮臣仍點染,柱史正零丁。 官忝趨棲鳳,朝回歎聚螢。 喚人看腰褭,不嫁惜娉婷。 掘劒知埋獄,提刀見發硎。 侏儒應共飽,漁父忌偏醒。 旅泊窮清渭,長吟望濁涇。 羽書還似急,烽火未全停。 師老資殘寇,戎生及近坰。 忠臣辭憤激,烈士涕飄零。 上將盈邊鄙,元勳溢鼎銘。 仰思調玉燭,誰定握青萍。 隴俗輕鸚鵡,原情類鶺鴒。 秋風動關塞,高臥想儀行。

    杜甫 唐宋诗
  •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二首 一

    峽內歸田客,江邊借馬騎。 非尋戴安道,似向習家池。 峽險風煙僻,天寒橘柚垂。 築場看斂積,一學楚人爲。

    杜甫 唐宋诗
  • 送韓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過,小童能酤酒。 即爲臨水處,正值歸鴈後。 前路望鄉山,近家見門柳。 到時春未暮,風景自應有。 余憶東州人,經年別來久。 殷勤爲傳語,日夕念攜手。 兼問前寄書,書中復達否。

    劉眘虛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十二月樂辭 十二月

    日脚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李賀 唐宋诗
  • 偶見

    朔風高緊掠河樓,白鼻騧郎白罽裘。 有箇當壚明似月,馬鞭斜揖笑回頭。

    杜牧 唐宋诗
  • 夏日感懷寄所知

    了了見岐路,欲行難負心。 趨時不圓轉,自古易湮沈。 日正林方合,蜩鳴夏已深。 中郎今遠在,誰識爨桐音。

    劉得仁 唐宋诗
  • 孤鴈 一

    湘浦離應晚,邊城去已孤。 如何萬里計,只在一枝蘆。 迥起波搖楚,寒棲月映蒲。

    崔塗 唐宋诗
  •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一

    八都詞客漫喧然,誰解飛揚誥誓間。 五色綵毫裁鳳詔,九重天子豁龍顏。 巴山月在趨朝去,錦水煙生入閤還。 謀及中興多少事,莫愁明月不收關。

    黃滔 唐宋诗
  • 丫髻岩

    丫髻山頭殘月,臘岩洞口斜陽。 啼鳥喚人歸去,此身猶在他鄉。 (同上《職方典》一○二六《溫州府部》)(〖1〗韋膺,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今考《新唐書》卷七四《宰相世系表》韋氏逍遙公房有韋膺,爲衢州刺史光輔之子。 《元和姓纂》卷二載光輔爲京兆杜陵人,任大理少卿。 《唐會要》卷六六載光輔大曆十年任太府少卿,《寶刻業編》卷十三載其貞元三年任衢州刺史。 可知韋膺應爲貞元以後人。 嘉靖《瑞安縣志》卷九有刺史韋庸,喜慶《浙江通志》卷一一二載韋鏞,宣宗時任溫州刺史,同書卷一五六引《明一統志》云會昌中溫州刺史韋庸興水利而爲民所頌,何誤。 其任溫州刺史的時間,當從《唐刺史考》作會昌中爲是。 〖參張忱石考證〗)。

    韋膺 唐宋诗
  • 皇帝閤端午帖子 其三

    剛日逢端始,炎辰屬長嬴。 君王仁且聖,慈旨却梟羹。

    胡宿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