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

〔唐朝〕 盧綸

玉人垂玉鞭,百騎帶櫜鞬。 從賞野郵靜,獻新秋果鮮。 塞屯豐雨雪,虜帳失山川。 遙想稱觴後,唯當共被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何限倚山木,吟詩秋葉黃。 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 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 老夫貪佛日,隨意宿僧房。

    杜甫 唐宋诗
  • 君子勿鬱鬱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一

    君子勿鬱鬱,聽我青蠅歌。 人間少平地,森聳山嶽多。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叔孫毀仲尼,臧倉掩孟軻。 蘭艾不同香,自然難爲和。 良玉燒不熱,直竹文不頗。 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孟郊 唐宋诗
  • 永明禪師房

    景色方妍媚,尋真出近郊。 寶香爐上爇,金磬佛前敲。 蔓草稜山徑,晴雲拂樹梢。 支公禪寂處,時有鶴來巢。

    韓偓 唐宋诗
  • 太平興龍寺(題擬)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崔融 唐宋诗
  • 和秦壽之題靖安棲霞觀

    飛觀臨無地,江天在目中。 晚霞工射日,秋水欲浮空。 蓼岸深迷綠,楓林遠映紅。 歸歟還可喜,千里一帆風。

    王之道 唐宋诗
  • 范覺民挽詞四首 其一

    射策驚寰海,收名儗岱嵩。 俄從白面士,遽作黑頭公。 積善齡何促,流光後必豐。 他年悲宰樹,獨在淛江東。

    張嵲 唐宋诗
  • 送空兄 其一

    空不議宗宗乃通,宗不識空空乃同。 同風更得通風句,只這空宗是祖翁。

    釋慧空 唐宋诗
  • 辛亥元日送章德茂自建康移帥江陵二首 其二

    西湖一別忽三年,白首相從豈偶然。 到得我來恰君去,政當臘後與春前。 醉餘犯雪追征帽,送了憑欄望去船。 待把衣冠掛神武,看渠勳業上凌煙。

    楊萬里 唐宋诗
  • 重登斗野亭二首 其一

    野色涵空闊,平蕪接渺瀰。 江淮天設險,星斗地分維。 喬木千年意,滄波萬古悲。 老僧尤好事,見在索題詩。

    尤袤 唐宋诗
  • 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

    退之曾作河南宰,韓氏于今又見君。 縣政從來人有望,家聲不墜世多文。 後池分洛貯藍水,高檻看嵩迷嶺雲。 主簿堂前七葉樹,手栽應莫已刳焚。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