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老正相仍,忽逢張道陵。 羽衣風淅淅,仙貌玉稜稜。 叱我問中壽,教人祈上昇。 樓居五雲裏,幾與武皇登。
无
其他无
〔唐朝〕 盧綸
病老正相仍,忽逢張道陵。 羽衣風淅淅,仙貌玉稜稜。 叱我問中壽,教人祈上昇。 樓居五雲裏,幾與武皇登。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 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 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 凭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鄉書落姓名,太守拜親榮。 訪我波濤郡,還家霧雨城。 海山窗外近,鏡水世間清。 何計隨君去,鄰牆過此生。
梯山航海幾崎嶇,來謁金陵薜大夫。 毛髮豎時趨劍戟,衣冠儼處拜冰壺。 誠知兩軸非珠玉,深愧三縑卹旅途。 明日過江風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吳。
誰家洛浦神,十四五來人。 媚髪輕垂額,香衫軟著身。 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 飛鵲徒來往,平陽公主親。
風濤幾千里,歸路半乘舟。 此地難相遇,何人更共遊。 坐經嵩頂夏,行值洛陽秋。 到寺安禪夕,江雲滿石樓。
從來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臥月明。 二十三家同願識,素騾何日暫還城。
釋印及秋夜,身閑境亦清。 風襟自瀟灑,月意何高明。 聞說武安君,萬里驅妖精。 開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晉家用元凱,亦是魯諸生。 北望撫長劒,感君知已行。 邊塵昏玉帳,殺氣凝金鐙。 大敵折齊俎,一書下聊城。 翻飛青雲路,宿昔滄洲情。
三月看無也,芳時此可嗟。 園林欲向夕,風雨更吹花。 影亂衝人蝶,聲繁遶塹蛙。 那堪傍楊柳,飛絮滿鄰家。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兵在外,月色(辛本、川本作「蝕」、京本作「食」)八分強。 軍欲還鄉須(京本作「休」)罷戰,忽然蝕盡倒城亡,將死向郊(京本作「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