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自厭雨,一夕開寒晴。 霜風凈曠野,洪落有餘聲。 饑鴉得林靜,霽月縈窗生。 熨開睡眼色,一洗空花橫。 故人千里餘,壺濁誰與傾。 遥知勸影盃,共此通夕情。 今冬有奇事,三見非玉英。 明年谿上路,誰餉雨中耕。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松
天公自厭雨,一夕開寒晴。 霜風凈曠野,洪落有餘聲。 饑鴉得林靜,霽月縈窗生。 熨開睡眼色,一洗空花橫。 故人千里餘,壺濁誰與傾。 遥知勸影盃,共此通夕情。 今冬有奇事,三見非玉英。 明年谿上路,誰餉雨中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赤城仙觀啓,青山梵宇裁。 中天疏寶座,半景出香臺。 雁翼金橋轉,魚鱗石道迴。 經文連樹刻,仙影對巖開。 別有迷方者,終慙無礙才。 摳衣祇杖錫,斂袂謁浮盃。 暫識𡺸闍嶺,聯詢劫燼灰。 持花龍女至,獻菓象王來。 講坐真乘闡,談筵外法催。 方希除八難,從此滌三災。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烟冥露重霜風號,聲悲色慘侵征袍。 據鞍顧盼度沙磧,縱橫白骨餘殘燒。 舉鞭遲留問田父,彼將欲語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據此,老夫父子服弓刀。 將軍下令起丘甲,法嚴勢迫無所逃。 攻城奪險數十戰,民殘兵弊夷梟巢。 當時二子沒於陣,老夫幸免甘無聊。 匹夫僭亂起阡陌,禍延千里俱嗷嗷。 官私所殺盡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餘將軍封萬戶,士卒戰死埋蓬蒿。 至今野火遍昏黑,天陰鬼哭聲嘈嘈。
縞裙練帨照釵荆,霜竹寒松秀色並。 八詠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 著枝有味知深意,欹屋無言似薄情。 日暮水邊空悵望,渾如湘浦見皇英。
隋氏一宇內,三將皆勇夫。 賀公活以累,楊素死有誅。 賢哉韓柱國,身與功名俱。 廟食垂後世,祀典誠有諸。 荒忽臨終言,遂此惑庸愚。
早知芳樹不如歸,底用青天接翅飛。 但了寢門安與否,更關城廓是和非。 預愁計日當還次,安得窮年只掩扉。 羨殺能詩西閣老,一菴依舊鬢毛稀。
綠輿初下玉龜山,小駐黄堂相府蓮。 上客居多天下士,主人况自地行仙。 九光霞裏聞譚笑,三素雲中度管絃。 來歲日邊桃薦碧,帝觴應共醉鈞天。
野寺已黄昏,高軒辱過門。 交遊夫豈乏,情義獨能敦。 我已家聲愧,君今風氣存。 一官何未試,多雞亦成屯。 詩本吾家事,經從達者論。 明知有傳受,未易測淵源。 近訪湖邊宅,猶餘漲水痕。 如聞江上郡,欲覓隠居園。 邂逅空題句,飄零難具言。 折梅無以贈,三嗅鬢霜繁。
笑逼花皆立,騷添蟹越遒。
春寒著人骨,病軀殊未堪。 雁慵難遡北,花怯不開南。 詩筆少新興,戰觥思舊酣。 邊垂何事樂,寂寞月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