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溫柔失舊鄉,北窗一枕午風長。 夢回未覺羲皇下,句好全勝殿閣凉。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松
老去溫柔失舊鄉,北窗一枕午風長。 夢回未覺羲皇下,句好全勝殿閣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遙羨青雲裏,祥鸞正引雛。 自憐滄海伴,老蚌不生珠。
去歲干戈險,今年蝗旱憂。 關西歸戰馬,海內賣耕牛。
又聞繁總在嘉州,職重身閑倚寺樓。 大象影和山面落,兩江聲合郡前流。 棋輕國手知難敵,詩是天才肯易酬。 畢竟男兒自高達,從來心不是悠悠。
長安客舍熱如煮,無箇茗糜難御暑。 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 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爲令狐綯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綯重修,因登樓賦詩曰』云云,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綯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綯傳》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云令狐綯,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綯更無他詩,名應刪却。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爲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挈過太湖風,投宿支硎月。 (見《輿地紀勝》卷五《平江府》。 )。
修渚通阿閣,蘭舟飾翠旗。 吳姬年十五,乘舟泛綠池。 菱花羞寶靨,皓腕發斜暉。 行歌櫂船去,不覺白鷗飛。
略彴東邊一徑深,杖藜行飯當登臨。 稷山並海出遥碧,禹穴生雲成暮陰。 殘歲自興遊子感,少年誰解老人心。 歸來燈火參差夜,倦倚胡床續短吟。
老人氣衰凋髮齒,歲月翩翩來有幾。 晨興食米不一溢,日課讀書猶十紙。 雖云喧寂無二觀,終嫌蜩蚻喧吾耳。 亟起振衣欲出門,赤日當空汗如洗。 撥灰未炷瓦爐香,汲井先換銅匜水。 也勝太史落南時,短檠夜對屠牛机。
東君好事惜年華,偏愛荒園野老家。 一任西風管搖落,小春自管數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