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遶茅堂山遶溪,溪山深處是真棲。 山人若問西來意,雲自高飛鳥自啼。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慧日
溪遶茅堂山遶溪,溪山深處是真棲。 山人若問西來意,雲自高飛鳥自啼。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唐州將士死生同,盡逐雙旌舊鎮空。 獨破淮西功業大,新除隴右世家雄。 知時每笑論兵法,識勢還輕立戰功。 次第各分茅土貴,殊勳併在一門中。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月中時呌葉紛紛,不異洞庭霜夜聞。 翎羽如今從放長,猶能飛起向孤雲。
故人相別動相思,此地相逢豈素期。 九子峰前閑未得,五谿橋上坐多時。 甘泉從幸余知忝,宣室徵還子未遲。 且飲一盃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
獨臥經秋墮鬢蟬,白楊風起不成眠。 尋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鈿。
竟辭聖主宮中詔,來赴遺民社內期。 (見貫休《禪月集》卷五《寄大願和尚》注引)(按:貫休詩注云二句爲「太平裴相公與師詩」,又云:「時裴公出守鍾陵,與師同行。 」又云:「裴公鎮襄陽,頻使迎取,師堅不往。 」《唐方鎮年表》考之甚詳,可參看。 又前詩題中所稱之「薦福大德顯公」,岑仲勉以爲與此大願應爲一人,只是「願、顯形近,未詳孰正」。 )。
地水與火風,四大各一性。 和合乃養形,損增則成病。 圓覺著于品,岐伯峻其證。 君子知其言,窮理宜至命。
枝頭血色萬年萍,錯落橫天粲彗星。 昔日楊姬勞走驛,一時王姥欲俱刑。 浪傳石蜜來他域,巧似珊瑚出漲溟。 僊種世傳工益壽,飽嘗端勝衛生經。
軒蓋事朝謁,閶闔方晨趨。 霜露懷松楸,慨然賦歸歟。 確志感清衷,載以使者車。 往宣問事條,勿但安田廬。
比來塵鏡未曾磨,多口雪峰大老婆。 漏泄天機光覿面,癡猿猶自漉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