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示高臺足菴紹印

〔宋朝〕 胡寅

萬生紛綸墮迷網,誰能自拔起情想。 隙塵初傍陰色空,燒草又趁春風長。 將身出家參佛祖,此病中作膏肓養。 足菴道人肯珍重,不與凡流較斤兩。 彼方彈雀棄隋珠,我自舍魚取熊掌。 高臺平挹石廩翠,古轍下輾雷溪響。 粥魚齋鼓不經營,竹月松風靜來往。 定心古井波浪息,夜氣靈源襟韻爽。 憶昔幽尋度雲壑,見投佳句論鄉黨。 豈惟高格擅風騷,頗信中扃得平廣。 轉頭塵事還匆匆,入夢勝遊真莽莽。 山梅有信寄一枝,更欲青鞋快真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後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黄鹄後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謣。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已矣哉!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後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係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贾谊 楚辞
  • 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 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原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同驽骡与乘駔兮,杂斑駮与阘茸。 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叹曰: 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刘向 楚辞
  • 哀岁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 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鼋鼍兮欣欣,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王逸 楚辞
  • 守志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盼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兮宝珍。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回兮阻叹。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王逸 楚辞
  •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客。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浣溪沙·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
  • 太常引·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 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 试倩玉萧声,唤千古、英雄梦醒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