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可以爲衣兮,木可以爲廬。 水清石白兮,渴飲有時而饑食有餘。 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軀。 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 君乎君乎,且將浼我以天下,而無迺不幾於贅乎。
无
其他无
〔宋朝〕 曹勛
草可以爲衣兮,木可以爲廬。 水清石白兮,渴飲有時而饑食有餘。 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軀。 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 君乎君乎,且將浼我以天下,而無迺不幾於贅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京城每與閑人別,猶自傷心與白頭。 今日別君心更苦,別君緣是在通州。
縣與白雲連,滄洲況縣前。 嶽僧同夜坐,江月看秋圓。 琴拂莎庭石,茶擔乳洞泉。 莫耽雲水興,疲俗待君痊。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北夢瑣言》卷六,參《古謠諺》卷五十八)。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卷帷收扇暮凉初,秋意盈襟小疾除。 池面宿煙荷蓋老,階脣漏日竹陰疏。 虛舟觸物真無意,高枕論才似有餘。 學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讀貝多書。
舊花一一斬新春,慰薦經行自在身。 且使緩開常照眼,莫教輕墮恐傷神。
聖世優容許乞身,歸來猶幸齒齊民。 漁家那有懸車地,蔬食何施祝鯁人。 獠婢臨溪漂衣絮,蠻童掃葉續炊薪。 生涯如此仍秋暮,頼是從來慣處貧。
頃尋高士廬,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萬峯,參差縣前列。 僧居或隠見,岸樹隨曲折。 驚鳬如避人,遠向寒煙滅。 潛希爲子男,儻得遂疎拙。 今逾二十年,志願徒切切。 方聞落君手,與我曾未別。 景多詩莫窮,歸載壓車轍。
道是冰銷快水程,不知青女解藏冰。 蘆花多處竹陰底,砌作瑶堤不計層。
點綴何曾待化人,密房瑣瑣暗藏春。 定應昔與江梅友,惹得清香尚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