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幽討遍禪林,名動三台殿閣清。 稍賦詩章回好色,坐令草木有佳聲。 政須膏澤隨軒至,未礙隼旟衝雨行。 爭寫雄文惟恐後,喜兼和氣滿重城。
无
其他无
〔宋朝〕 曹勛
使君幽討遍禪林,名動三台殿閣清。 稍賦詩章回好色,坐令草木有佳聲。 政須膏澤隨軒至,未礙隼旟衝雨行。 爭寫雄文惟恐後,喜兼和氣滿重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上西風一櫂歸,故人此別會應稀。 清朝盡道無遺逸,當路誰曾訪少微。 謾有才華嗟未達,閑尋鷗鳥暫忘機。 臨岐不用空惆悵,未必新豐老布衣。
岧嶤倉史臺,敞朗紺園開。 戒旦壺人集,翻霜羽騎來。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林披舘陶牓,水浸昆明灰。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迴。 豫遊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誰是惜暮人,相攜送春日。 因君過茗舍,留客開蘭室。 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 鵲喜語成雙,花狂落非一。 煙濃山焙動,泉破水舂疾。 莫抝挂瓢枝,會移閬書帙。 頗容樵與隱,豈聞禪兼律。 欄竹不求疎,網藤從更密。 池添逸少墨,園雜莊生漆。 景晏枕猶欹,酒醒頭懶櫛。 雲教淡機慮,地可遺名實。 應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
桂(八瓊室本作「幄」)中籌策知無暇,洞裏□花別有珍(八瓊室本作「春」。 )獨酌高吟問山水,到頭山景屬何(八瓊室本作「閑」)人。 (見《金石續編》卷十二,又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七。 )(桂林市文管會近年普查石刻,編爲《桂林石刻》三冊,第一冊收此詩較完整。 題中「以□」二字作「用別」,前二句異文均同《八瓊室金石補正》,「□花」作「觀花」,末句「何人」作「詩人」。 )(按石刻於詩題下原署曰「河間張濬」。 又此詩之後有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和詩一首,《全唐詩》卷七百十五收之。 石刻於劉詩之後有「韓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一行。 《廣西通志·金石略》謂石刻在臨桂龍隱巖下。 )。
桃花如燒酒如油,緩轡郊原當出遊。 微倦放教成午夢,宿酲留得伴春愁。 遠途始悟乾坤大,晚節偏驚歲月遒。 記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樓。
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 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憐城南社,零落依澗曲。 面餘作詩瘦,趨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遊,頗願老窮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時能喚鄰里,小甕酒新漉。 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
天涯羈旅逄人日,病起消搖集寶坊。 雪水初融錦江漲,梅花半落緑苔香。 家山松桂年年長,幕府文書日日忙。 自笑餘生有幾許,一庵僣與得深藏。
孤巘秀何似,碧蓮含未開。 誰將脩月斧,斸取一尖來。
弄晴斜日展仍收,一向寒雲凝不流。 次第今宵還是雨,自添香灺煖衣篝。
吾事寧天左,吾道勿小徑。 窮通委自然,所以爲孔孟。 本朝二百年,公傳得其正。 肯與世頡頏,豈至今蹭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