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存目 其三

〔宋朝〕 宋庠

詩題:送梵才大師歸天台首句(全詩):玉宇重來訪舊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诈妮子调风月・紫花儿序

    好轻乞列薄命,热忽刺姻缘,短古取恩情。 (见灯蛾科,云)哎!蛾儿,俺两个有比喻:见一个耍蛾儿来往向烈焰上飞腾,正撞着银灯,拦头送了性命。 咱两个堪为比并:我为那包譬白身,你为这灯火青荧。

    关汉卿 元曲
  • 风入松・玉钩闲控绣帘垂,半掩朱扉。宝鉴鸾台尽尘昧,凤凰箫谁品谁吹?

    绣塌空闲枕犀,篆烟消香冷金猊。

    白贲 元曲
  • 山神庙裴度还带・幺篇

    你道是从来养小防备老,都一般哀哀父母劬劳。 (带云)先圣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唱)你便怎生舍性命寻自吊?(带云)"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唱)这的可也方为全孝。 (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为孝也。 "(唱)则这的是为人子立的根苗。 (夫人云)据先生说呵,也说的是;争夺我夫主无辜受禁,眼睁睁不得脱难,则觑着这条玉带救夫主;不见了,似此这般,一千贯赃几时纳的了也!(正末云)夫人、小娘子,假若有这玉带呵呢?(夫人云)若是有这玉带呵,便是救了俺一家性命也。 (正末云)假若无了这玉带呵呢?(夫人云)俺一家儿便是死的,都不得活也。 (正末云)老夫人、小娘子放心,玉带我替你收着哩!(旦儿云)先生勿戏言!(正未云)孔子门徒,岂有戏言!(正末做取带科,云)娘子,兀的不是带,还你!(旦儿接科,云)兀的不正是此带!索是谢了先生。 (夫人云)孩儿也,俺娘儿两个一齐的拜谢先生咱。 (正末云)不敢!不敢!(夫人云)先生救活我一家之恩,此义非轻也!世间似先生者世之罕有。 处于布衣窘暴之中,千金不改其志,端的是仁人君子也!(正末云)不敢!不敢!世间似小娘子贞孝之女--自古孝子多,孝女少--女子中只有两三个人也。 (夫人云)是那两三个?先生试说,老身洗耳愿闻咱。 (正末唱)。

    关汉卿 元曲
  • 瘸李岳诗酒玩江亭・锦上花

    则不如我展放开愁眉,休争闲气。 今日容颜,老似昨日。 古往今来,我须尽知。 贤的愚的。 贫的共富的,到头这一场,难逃那一日。 则不如快活了一日,一日便宜。 百岁光阴,七十又早稀。 咸的酸的,香的共臭的。

    无名氏 元曲
  • 沙门岛张生煮海・滚绣球

    那秀才谁承望,急煎煎做这场,不知他挟着的甚般伎俩,只待要卖弄杀手段高强。 莫不是放火光,逼太阳,烧的来焰腾腾滚波翻浪。 纵有那雷和雨,也救不得惊惶。 则见锦鳞鱼活泼刺波心跳,银脚蟹乱扒沙在岸上藏,但着一点儿,就是一个燎浆。 (做到科,云)来到此间,正是沙门岛海岸了。 兀那秀才,你在此煮着些甚么哩?(张生云)我煮海也。 (正末云)你煮他那海做甚么?(张生云)老师父不知,小生前夜在于寺中操琴,有一女子前来窃听,他说是龙氏三娘,小字琼莲,亲许我中秋会约。 不见他来,因此在这里煮海,定要煎他出来。 (正末唱)。

    李好古 元曲
  • 醉高歌・更阑香冷金炉,夜静灯残画烛。今宵有梦归何处,那里也吹萧伴

    侣?。

    陈克明 元曲
  • 冤报冤赵氏孤儿・仙吕/点绛唇

    列国纷纷,莫强于晋。 才安稳,怎有这屠岸贾贼臣,他则把忠孝的公卿损。

    纪君祥 元曲
  • 红芍药

    (小生)蓦听得甚人敲门,莫不是巡捕军兵?(旦)开门!(小生)仔细听来却是妇人声。 且住,记得金精曾戏窦仪,你是何方兴妖鬼精?(巳)我是良人。 (小生)既是良人。 因何夜扣门?莫非是见情思景?待我把这门再紧拴上。 劝伊家及早回心,莫教恼乱春心!。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七娘子

    朔风四野云垂地,向长空六花飞坠。 独上高山,全无力气,奔名奔利直如是。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金莲子

    庙门闭,个开留此处。 你没话计,我周全你。 好不傍道理!(末净)蓦忽地恁说,他便漾出去。 (生)。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