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賀中丞晏尚書春陰

〔宋朝〕 宋祁

輕寒剪剪著春旗,樓外晨光已暗移。 小霧不還添柳弱,餘寒未去惱花遲。 幺絃促柱愁成曲,遠水迎船巧作漪。 誰在河橋望歸客,莫將雷響誤輕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僕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幷之說誠哉是言輒引起題重爲聯句疲兵再戰勍敵難降下筆之時囅然自哂走呈僕射兼簡尚書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難幷。 借問低眉坐,何如攜手行。 舊遊多過隙,新宴且尋盟。 鸚鵡林須樂,麒麟閣未成。 分陰當愛惜,遲景好逢迎。 林野熏風起,樓臺穀雨晴。 牆低山半出,池廣水初平。 橋轉長虹曲,舟回小鷁輕。 殘花猶布繡,密竹自聞笙。 欲過芳菲節,難忘宴慰情。 月輪行似箭,時物始如傾。 見雁隨兄去,聽鶯求友聲。 蕙長書帶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虛絲管清。 峰巒侵碧落,草木近朱明。 與點非沂水,陪膺是洛城。 撥醅爭綠醑,臥酪待朱櫻。 幾處能留客,何人喚解酲。 舊儀尊右揆,新命寵春卿。 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青林思小隱,白雪仰芳名。 訪舊殊千里,登高賴九城。 酇侯司管鑰,疏傅傲簪纓。 綸綍曾同掌,煙霄即上征。 冊庭嘗接武,書殿忝連衡。 蘭室春彌馥,松心晚更貞。 琴招翠羽下,鉤掣紫鱗呈。 只願回烏景,誰能避兕觥。 方知醉兀兀,應是走營營。 鳳閣鸞臺路,從他年少爭。

    白居易 唐宋诗
  • 示妓牓子

    綠羅帬下標三棒,紅粉顋邊淚兩行。 叉手向前咨大使,這迴不敢惱兒郎。

    張保胤 唐宋诗
  • 隨日童謠

    ●水竭,武井溢,此中當有聖人出。 (見蔣斧《沙州文錄補》錄倫敦博物館藏敦煌出《大雲經疏》)(〖1〗《大雲經疏》:「又幷州太皇陵側,舊有一井,俗稱武井。 先來有水,後遂乾枯。 隨末以來,微似有水,自國家之後,水便滿井,至於今日,其水大流闊數丈,流水汾水。 故隨日童謠云〖略〗。 即明水流之義,本應神皇,非關人姓劉也。 至劉武周聞人說決之即流,不決即李,武周無識,不解此語,謂是劉姓,遂起逆心。 家破身亡,一何謬誤,豈知黑河武水水之流義也。 」按:《大雲經疏》爲載初元年沙門十人爲武氏纂政而作之僞經。 此首童謠,亦爲武氏而作,雖稱隨日,似未可信從。 今收入。 )。

    佚名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一五二

    剎那滅却三祇劫,更無絲髮相交涉。 無名天地亦非先,有名萬物光重疊。

    釋印肅 唐宋诗
  • 柯橋客亭二首 其二

    梅子生仁燕護雛,遶簷新葉緑扶疏。 朝来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

    陸游 唐宋诗
  • 秋鴈

    秋鴈多夜飛,前羣後孤來。 儔合鳴自得,隻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腸酸非食梅。 共將形影對,安得不早衰。

    梅堯臣 唐宋诗
  • 題愍孝廟次王龜齡韻

    曹娥卓行傳豐碑,越人往往貴女兒。 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瓌奇。 自從結髮讀書史,倜儻不受靮與羈。 迺翁詿誤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 胡能安坐視父繫,朝暮哀訴當旌麾。 府公儻許贖父罪,名隸卒伍所不辭。 不然奮身事征討,赳赳勇力猶可施。 黄堂沈深身則微,雖有誠懇無人知。 歸來靜默心語口,此事感悟當以屍。 臨河勇决不復顧,純孝寧不由天資。 緹縈上書解刑網,言雖迫切身無虧。 文本理寃由一賦,孰與捐命如含飴。 殺身成仁古所罕,殆類餓踣齊與夷。 事聞黄屋亦動色,亟詔立祠河水湄。 嗟嗟玄應固不朽,萬口至今皆一詞。 東嘉夫子好事者,作歌登載仍吁嘻。 異時國史編宋雅,人間重見白華詩。

    喻良能 唐宋诗
  • 再次贈張學錄韻十詩 其二

    再說可雙璧,斗酒或西凉。 索飯仰屋梁,付子癭木床。

    陳造 唐宋诗
  • 自仙巖還舍留別諸友

    瀑布衡從雲一塢,浮圖明滅木千章。 在山終愛離山去,遮莫黄塵涴我裳。

    陳傅良 唐宋诗
  • 小山

    昔人評畫圖,咫尺論萬里。 公家一拳石,意趣端如此。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