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祗答洛臺資政房春卿侍郎

〔宋朝〕 宋祁

青綾襆罷歇徐薰,粗吏多年嘆不文。 病合避賢拋內署,老堪爲帥忝中軍。 聲名已愧空如餠,富貴原知薄似雲。 多謝翔鸞念籠鵠,不然誰信舊同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詠桃

    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妝。 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 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尋汪道士不遇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 笙歌五雲裏,天地一壺中。 受籙金華洞,焚香玉帝宮。 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劉禹錫 唐宋诗
  • 偶題

    越女收龍眼,蠻兒拾象牙。 長安千萬里,走馬送誰家。

    殷堯藩 唐宋诗
  •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宋之問 唐宋诗
  • 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長句四韻兼呈諸同年

    往年鶯谷接清塵,今日鼇山作侍臣。 二紀計偕勞筆研,一朝宣入掌絲綸。 聲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貴身。 絳帳恩深無路報,語餘相顧却酸辛。

    韓偓 唐宋诗
  • 遊靈溪觀

    雲藏寶殿風塵外,粉壁松軒入看初。 話久仙童顏色老,病來玄鶴羽毛疎。 樵翁接引尋紅朮,道士留連說紫書。 不爲壯心降未得,便堪從此翫清虛。

    盧士衡 唐宋诗
  • 荆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 一

    電擊流年七十三,齒衰氣沮竟何堪。 誰云有句傳天下,自愧無心寄嶺南。 曉漱氣嫌通市井,晚烹香憶落雲潭。 鄰峯道者應彈指,蘚剝藤纏舊石龕。

    齊己 唐宋诗
  • 游㴩湖上寺

    春山臨遠壑,水木自幽清。 夙昔懷微尚,茲焉一放情。 雲間聽弄鳥,煙上摘初英。 地僻方無悶,逾知道思精。

    王琚 唐宋诗
  • 南樓 二

    徙倚高樓夜色殘,故人聊得罄交歡。 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雲深暑亦寒。 詰曲斷巖飛鳥度,參差倒影過江看。 慚予浪着登山屐,酒罷豪吟興未闌。 (以上三首均見《鴻湘耆舊集》卷八、同治十三刊增壽等纂《直隸澧州志》卷二五、同治八年刊魏湘纂《續修慈利縣志》卷十四)(〖1〗《直隸澧州志》卷十六《隱逸》云:「周朴,隱居天門山,楚王馬殷徵召不起,著有《靈泉詩集》。 」〖2〗同書卷二六《辨訛》云:「周朴,能詩而隱,有氣節。 閩詩集中所載小傳,與《慈志》異。 其避地福州不降黃巢遇害者,吳興人也。 居天〖缺二十字〗於□□僅爲〖缺九字〗徵□則又爲唐□□□人,未可強合爲一。 其《天門靈泉院》詩『不惟用唐僧,傳明語即起』,已直溯其事。 章華孫斯億乃謂朴生於晉,老於五代,所詠之靈泉,屬慈,非石門夾山之靈泉寺。 指爲唐僧周朴詩,志亦載其墓,稱晉處士,不知何考? 若謂生於石晉時,則馬氏早滅;若所指司馬晉,則又先馬殷數百年,相距凡七姓八朝。 只是詩與《南樓》二首俱近體,非前五代人作。 而廖大隱《楚風補》又以朴爲慈利人,唐末寓福州,摭採閩集,益以《南樓》二作。 不知寓福者,本吳興人。 閩徐興公刻朴詩集,敍述甚詳,集內亦無《靈泉院》、《南樓》詩,與志載居若墓並在天門山,自當另爲一朴。 但閩集有《弔李群玉》一絕,曰『知何處』,曰『隔岸香』,固亦嘗遊澧者。 其《靈泉院》、《南樓詩》之爲慈周朴作,抑爲吳周朴遊澧時作,而閩集或以隔遠失採,惜不得《慈父》中所紀《靈泉詩集》具覽,一釐正之,並以決朴墓之在慈與辭楚辟之,信有事否? 若氏族譜,直載爲福州人,則尤疏謬者也。 」今按:《全唐詩》卷六七三收周朴詩一卷,其中有《弔李群玉》一首,可證朴確曾客澧。 又《宿玉泉寺》一首,《直隸澧州志》卷二四,以爲寺在澧州。 又有《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次梧州卻寄永州使君》,疑朴自巴东入湘,复南行经澧、衡、永、梧而南游。 《直隸澧州志》所載慈利另有一周朴之根據,尚嫌不足。 惟此说罕爲人知,謹錄出以資研究。 )。

    周朴 唐宋诗
  • 九月三日喜雨蓋不雨四十日矣

    玉帝愁聞旱,雷公怒見鬚。 搜龍無嚲處,倒海不遺餘。 稻裏雲初活,蕎梢雪再鋪。 老農啼又笑,欲去且安居。

    楊萬里 唐宋诗